六嬸從兜裡掏出半截木炭:“俺在牆上木板畫道道,橫槓表病雞,圓圈記產蛋數。”
“回頭用艾草編成草簾子掛門頭,驅蟲好使!”
跟在後頭兩個幫工,急忙出去準備幹艾草。
“為了防止疫病,除你們3個外,不準外人進入雞舍,連族老們也不行。”
“曉得!”
六嬸突然拍大腿:“要是雞崽子鬧病咋整?前年林麻子家雞瘟,一死就是大半欄!”
“病雞立馬挪到西頭空窯洞,每日晌午喂大蒜水,我託百草爺爺配了便宜藥粉。而且,這麼養的雞我保證雞不會生病。”
六嬸突然咂摸出點門道:“你這哪是養雞,分明是拿伺候月子的勁兒折騰!”
林硯合上本子咧嘴笑:“等開春下了雙黃蛋,您蒸碗雞蛋羹就明白嘍!”
林硯踩著剛撒過石灰的雞舍小道,老遠瞅見村裡的糞肥總管在河灘拾牛糞。
這漢子本名林三糞,因祖傳三輩管村糞堆得了個諢名,掌握“三溫三寒“發酵法,是村裡的糞便分類專家。
“林叔,給您攬個肥差!村裡新建的雞舍每週出五擔糞,您拾掇乾淨了,每擔多給半斤小米。“
林老糞糞叉子往地上一杵:“雞糞稀湯寡水的,漚肥都嫌燒苗!“
“不漚肥,養地龍。您在西坡挖六個淺坑,坑底鋪秸稈,雞糞摻三成石灰粉堆上,七天就能出肥。“
“地龍能賣錢?“
“比牛糞金貴!“林硯翻開賬本,“我爹的醫藥公司收活蚯蚓三十文一斤,曬乾的入藥更翻倍。“
“七天出肥咋算?“
“頭三日蓋草簾子遮光,第四日掀開潑溫泉水。“林硯畫出糞堆剖面圖,“上層收蚯蚓,中層肥土賣給村裡統一收,底層廢渣填藥廠硫磺坑——百草爺爺說要配驅蟲粉。“
“曉得!”
“三糞叔,眼下一間雞舍每週出五擔糞,等開春一間雞舍,再添三間豬圈、兩排牛棚,這再增加六個坑也不夠糟踐,你還得再加坑。“
“再加坑?西坡能挖的地界都佔滿了!“
“往河灘砂石地擴。“林硯撿根樹枝畫圖,“那地種不了莊稼,挖坑不心疼,先建十畝地,專門堆糞。”
“十畝?“林三糞掰著糞叉齒算,“那得僱八個人手......“
林三糞糞叉子往地上一杵:“說得輕巧!光運糞的板車就缺三輛!“
“我回去跟爺爺商量一下,讓族裡出錢出人成立一個集肥廠,如何?”
“集肥廠怎麼個章程?”
“這要你親自到祠堂跟族老們當面商量。”
“而且豬糞比雞糞騷十倍,招蒼蠅咋整?“
“你可以分坑堆!“林硯掰著指頭數,“豬糞單挖五坑,混上鋸末子壓味;牛糞摻麥秸,堆北坡當棉田底肥;馬糞精貴,曬乾裝麻袋賣給晉城藥鋪。“
林三糞豁牙笑出聲:“這埋汰生意倒讓你盤出花來!你這神童之名我可算見識到了。“
對於被人當面稱神童,林硯笑一笑也不當一回事,打趣道:“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今年莊稼能不能高產全靠張叔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