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硯被窗外雜沓的腳步聲吵醒時,瞥見爺爺疾步穿過庭院。
那口掛在皂角樹下的銅鐘正晃得厲害,鐘聲在冰冷的清晨,驚起一群烏鴉。
祠堂裡林廣福攥著《農政全書》殘卷的手青筋暴起。
十三個莊頭陸續跺著腳進來,棉袍下襬滿是泥漿。
“都甭扯閒篇了!“管田把式林茂田一巴掌拍在八仙桌上,震得茶碗蓋直蹦。
這老漢五十八了,光緒二十八年冬雷後餓死人的光景還刻在骨頭裡:“西坡老槐樹讓雷劈成兩半,樹芯子都焦黑了!老話說冬雷震震,耗子搬糧,來年怕是要旱得地皮冒煙!“
管水閘的同名老漢抖開本黃不拉幾的《雨雪錄》,紙頁脆得掉渣:“開春雨水就短一成半,夏天山洪衝了三百畝好田,秋收又趕上卡脖子旱。前些日大雪瞅著厚實,地皮凍得梆硬,雪水壓根滲不下去——這擺明是閻王爺要收人!“
獵戶頭領林鐵柱反覆摩挲著祖傳的牛角號,悶悶地說“最近山裡的野獸也減少了,有些野獸喝水的水源地已經幹了。我們這個月打到的獵物比以往少了三成。”
林廣福眉頭擰成死疙瘩,菸袋鍋在桌沿磕了三下。
糧倉管事王穗娘趕緊接茬:“眼下倉裡統共五千五百石糧,勒緊褲腰帶能撐六個月。算上各家缸底存糧,頂天捱到夏收——要是......“話沒說完就讓滿屋子抽冷氣聲掐斷了。
屋內所有人都望著林廣福,他是族長。
“老林頭,把賬本抖摟抖摟。“林廣福煙桿指向賬房,“祠堂壓箱底的錢不動,能挪動的現洋全讓永年去府城買糧。趁著外頭還沒醒過味兒來全買了。“
“把西跨院那對鈞窯梅瓶押給錢莊。“林廣福截斷話茬,“跟婆娘們說,捐首飾的災後按成色折棉布還。“
菸袋鍋子戳得賬本啪啪響,“大虎安排人帶三十掛大車去潞安府找永年,告訴他把布行囤的細棉全拋了,換陳米雜糧,最少要買2000石回來。雜糧市價每斤漲一文錢,對外就說是給縣衙採買軍糧——。”
“眼下高粱市價一石兩塊二,若是全換成陳穀子......“
“買!“林廣福扯開棉襖領口,喉結滾動如困獸,“摻麩皮的黑豆、酒坊醋糟,但凡能下嚥的全拉回來!“
林廣福接著對林茂田問:“往年我們在田頭建的蓄水窯還好吧?開春後組織青壯年一起上,全部灌滿。”
“蓄水窯入冬前都拾掇利索了。“林茂田搶過話茬,“十八處蓄水窯全數啟用,十五歲以上男丁編三班輪著往蓄水池背雪,三天管保灌滿。“
老族長眼風已掃過林鐵柱:“你的人分兩路,一隊巡山找野泉眼,一隊去五十里外趙家莊——“他忽然敲了敲煙鍋,“他們里正去年賒咱們三百匹麻布,該用糧抵賬了。“
“運糧車要改——軸轆裹三層浸油牛皮,夾層暗格裡塞艾草防蟲。挑二十個識字的後生押車,帶著布莊的票據跟沿途驛站換草料,能帶回來的都帶回來。大虎,箭樓十二時辰雙崗,把後生們的棍棒磨亮點。“林廣福最後剜了眼護寨隊長。
林大虎反穿的羊皮襖鼓著風,悶聲應了句:“曉得了“
“跟各家婆娘說,紡車從今兒起晝夜別停——多織一匹布,秋後就多換一斗糧。“
“祠堂偏殿支起十口丈二鐵鍋,從今日起,祠堂每日安排出工的人吃食,讓王寡婦帶著婆娘們熬糊糊。立個新規矩:六十歲以上、五歲以下單獨設棚。五歲以下娃子每日多加半勺葷油,六十以上老人領飯不必排隊。“
-----------------
林硯賴在暖炕上,由著奶奶給套虎頭帽。
棉絮鑽進鼻孔惹得他連打噴嚏,卻貪戀著被窩裡殘留的艾草香。
虎子候在門廊下呵著白氣說“祠堂讓大人們佔著議旱情哩“他指向西坡,“昨兒雷劈了半棵老槐樹,要不去瞧瞧?“
兩個人深一腳淺一腳踩過化雪的泥濘。
融雪後的村莊土牆泛著潮痕,田壟像老人皴裂的手背,連光禿的棗樹枝都掛著冰淚。
唯有鷹嘴崖依舊冷峻,斧削般的巖壁上,去年山洪衝出的溝壑宛如刀疤。
“硯哥兒看!“虎子指著青龍澗乾涸的河床。
源自太行山融雪的青龍澗,最寬處能並排跑幾十駕馬車,如今只剩零星幾窪髒雪。
攀上廢棄的烽火臺,整個村寨盡收眼底。
村莊依傍太行山鷹嘴崖而建,崖壁如斧劈刀削,垂直落差逾200米,僅東側有一條“之”字形石階驛道連通外界,隘口處設夯土寨牆,可監控十里山谷動向。
七道丘陵環抱著六百戶院落,梯田殘存的石堰如同大地肋骨。
林硯眯眼估量著坡度——這些荒坡若墾成梯田,應該能養活上萬流民。
“鷹來了,鷂子叔養的老鷹”,虎子忽然指著天上一個黑點興奮叫道。
穀倉方向傳來三短一長的呼哨,孫鷂子反穿羊皮襖的身影隱約可見。
那鷹聞聲從鷹嘴崖俯衝而下,鐵哨般的長鳴撕開凝滯的雲層。
掠過光禿禿的棗樹林時,林硯分明瞧見它鐵鉤似的爪下抓著條草蛇——寒冬臘月裡,這鷹竟把冬眠的蛇都刨了出來。
“硯哥兒,我們去鷂子叔那邊看老鷹吧”虎子拉著林硯向剛才鷹落下來的方向跑過去,那是村裡的穀倉。
轉過草料垛時,正撞見孫鷂子給獵鷹餵食。
林硯頭回瞧見活的獵鷹。正蹲在孫鷂子皮護肩上,金褐色的眼珠子轉得比算盤珠還利索。
獵戶脖頸掛的狼牙鏈隨風嗚咽,與鷹唳聲應和成奇特的調子。
見兩個孩子靠近,他腕子一抖,四尺寬的鷹翅“唰“地展開,林硯頓覺面頰掃過鐵扇般的勁風。
那鷹撲稜稜落在十丈外的棗木架上,爪下鐵鏈繃得筆直,木杆上滿是經年累月的抓痕。
“好俊的海東青。“林硯脫口而出。
孫鷂子殘缺的右耳在晨光裡透亮:“硯哥兒識貨!“他笑出一口燻黃的牙,從懷裡摸出油紙包:“嚐嚐,風乾的鵪鶉脯。“
虎子腮幫鼓得像倉鼠:“鷂子叔,這鷹崽子哪逮的?“
“鷹嘴崖頂的巖縫裡。“獵戶抬手指向雲霧繚繞的絕壁,“三年前掏的雛鳥,拿黃羊肉糜一口口喂大的。“他邊說邊給鷹喙套上鹿皮嘴套,熟稔得像給孩童戴虎頭帽。
“那你以後能不能幫我訓練一下,我長大也去摸一隻養。”
孫鷂子他滿臉微笑,“好啊,等你去摸一隻回來我肯定幫你訓練。”
“鷂子叔,我能不能摸一下鷹”林硯一臉天真,純潔的小臉一臉無害。
孫鷂子一臉為難,鷹是驕傲的,除主人不會給別人碰。
他想了想對林硯說“硯哥兒,老鷹很兇的,它會啄人,很痛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