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天的激烈爭論,讓喬布斯面紅耳赤、口乾舌燥。
但他還是無法說服大多數股東同意自己的“智慧手機”計劃。
這也不怪蘋果股東們短視,主要喬布斯提的這個“專案”太大,需要時間太久了。
按照喬布斯說法,他們先要花一年時間開發一款全新的移動端作業系統,
後續再花至少一年時間,針對這款作業系統向供應商們量身定製產品所需的全部零配件。
這還不算完,軟硬體結合後還要根據測試效果進行不斷除錯。
這一切都定下來了,才能根據硬體體積大小來設計手機的最終外觀。
外觀也需要經過反覆設計修改,才能定下初代工程機樣品,最終聯絡代工廠開始量產。
這一整套產品開發流程下來,哪怕一切順利的前提。
也需要至少三年,才能讓這款喬布斯稱之為足夠偉大的產品面向消費者。
中間隨便一個環節卡殼,如系統開發不順利沒達到預期效果,硬體供應商不接受蘋果的定製方案,都會導致這個專案大大延期。
“按當前這個局面,蘋果還能堅持三年嗎?”這才是大多數股東此時考慮的問題。
至於喬布斯不斷強調這是一款可以拍照攝像、聽歌打遊戲,必將載入史冊的智慧手機。
先不提這一美好願景是否能實現,就算這款產品真的如喬布斯所說的那般偉大。
但蘋果堅持不到三年的話,這一切對股東們而言又有什麼意義呢?
喬布斯光用這麼款未來的產品,顯然無法打消股東們此時心中的顧慮。
說白了,蘋果這些零散的大小股東們,此時想要的是喬布斯拿出一個成本低,見效快的短線專案來穩定軍心。
而不是在如今四面楚歌的情況下,搞這種見效慢、成本高、時間久的大型長線專案。
喬布斯想要一勞永逸解決蘋果的產品佈局,而各有私心的股東們只想蘋果渡過此次難關,局勢穩定後找人接盤套現走人。
兩者的利益訴求可謂南轅北轍,自然談不到一起去,從一開始也註定談不出什麼結果。
喬布斯嘴皮都快磨破,任他把這個專案描繪的多麼美好,但見股東們還是不鬆口,甚至都沒有股東跟他探討該專案細節。
到了此時,他才終於後知後覺的明白,這些股東們已經徹底對蘋果未來失去了信心,只想跑路。
沒人準備繼續持股蘋果三年,自然就無人在意三年後,喬布斯這個專案到底能取得什麼成就。
喬布斯滿臉無奈,只能將目光投向始終支援他的好友,蘋果董事會主席阿特.萊文森身上,想看對方有沒有辦法。
阿特.萊文森迎上喬布斯無奈夾雜著期待的目光,只是無聲的搖了搖頭。
他雖是蘋果董事會主席兼蘋果股東,但蘋果是個股權極為分散的公司,沒有人能一言九鼎。
現在從場面看,大多數股東都不支援喬布斯這個專案,其中甚至包括喬布斯原本的一些支持者。
這種情況下,哪怕阿特.萊文森拋開和喬布斯的友誼,從公事角度也十分看好這個專案。
但他還是無法做到僅憑藉他與喬布斯兩人的力量,對抗剩餘的反對股東。
董事會的基本原則,即無論是董事長、副董事長、獨立董事亦或者董事,具有的投票權都只有一票。
“需要進行投票進行最終表決嗎?”萊文森給了喬布斯一個眼神。
喬布斯搖了搖頭,現在的蘋果,早已不是他剛剛建立時能一言九鼎時的蘋果了。
如果能透過表決強行透過決議,喬布斯早都提議了,哪會和這些目光短淺的股東們磨嘴皮子,嘗試說服他們。
面對這進退兩難的局面,喬布斯不由想起了那個深夜與陳天的通話內容。
陳天的話浮上心頭,或許是時候認真考慮對方那次的收購提議了。
與其讓蘋果現在一盤如散沙,還不如出售給那個有眼光、有魄力的年輕人。
這些股東們此時個個都想抽身離開,只是蘋果如今不安穩,沒有接盤人,暫時跑不掉罷了。
如若把陳天的收購提議當眾丟擲來,保管會比剛才的提案容易透過。
“要不要走這最後一步呢?”喬布斯頗為糾結。
倒不是對蘋果易主有什麼特別情緒,他現在也不是蘋果的主人。
這會兒如若是個米國人有意收購蘋果,喬布斯保準會立刻同意。
他此時糾結的原因,只因為陳天那華夏黃種人的身份。
一想到蘋果會屬於一個華夏人,喬布斯心裡就有道坎,讓他不太容易接受。
就在此時,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嘲諷道:“史蒂夫,手機專案看樣子就此作罷,你不是說要辭職嗎?”
喬布斯聞言猛地抬頭,臉色鐵青的看向挑事的股東,發現是微軟的股東代表後,他心中的怒火反而減弱了些。
他所謂的辭職威脅本都是氣頭上的話,沒人去較真,也沒有股東提起。
哪怕是那些不同意手機專案的股東們,也沒真想借此事兒讓喬布斯下臺,這無疑會加快蘋果的崩潰速度,不符合股東們的利益。
其他股東也面色不善的看著那位微軟派來的股東代表,這雜碎平時在公司跟隱形人一樣,這關鍵時刻會兒卻跳了出來。
他們還真怕喬布斯受到接連的失利和刺激,真撂挑子不幹了。
某個股東一邊觀察喬布斯臉色,一邊向微軟派來的股東開炮:“雜碎!你在說什麼混賬話,滾回你的微軟,這裡不歡迎你!”
“沒教養的東西!微軟持有蘋果股份,而我是微軟派來的股東代表,無論你歡不歡迎,我都應該在這裡,要不你把微軟的股份回購回去?”
微軟的人刺激喬布斯,重新挑起撤資話題,顯然沒安好心,就是為了進一步加劇蘋果內部矛盾。
對微軟來說,蘋果立刻倒閉,哪怕他們持有的蘋果股份變成一堆廢紙,他們也願意。
蘋果的電腦業務事實上並沒有怎麼影響到微軟Windows的市場份額。
但卻遭不住蘋果時不時跳出來拿“壟斷法”敲詐一下微軟,純粹不傷人卻噁心人。
微軟因裁判的偏袒對此還毫無辦法。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微軟是一頭獅子,蘋果就是一條柴狗。
裁判作為兩者共同的主人,不僅用鐵鏈拴著雄獅,還給獅子戴上了嘴套,任由柴狗對雄獅騎臉狂吠。
明明一口就能咬死這個煩人的小傢伙,卻被種種限制無法做到,這種日子過得久了誰能不發狂?
蘋果掛掉,都不說從此作業系統領域變成微軟一家壟斷,對股市是多麼大的利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