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傻十八年後我成為了走陰人

第46章 天授唱詩人

老王似乎對這一切都不感興趣只是自顧自的橫著小曲,看著風景。

經過兩天一夜的時間,我們終於抵達了第一站的目的地墨竹工卡,而師父提前聯絡好的人也早早來接我們了。

出站後,便見劉教授正與一位三十歲上下的中年人打招呼。

那中年人身姿挺拔,一臉剛毅,一襲黑衣襯得身形如松,雖未多言,卻自有一股沉穩內斂的氣度。

他靜靜地站在那裡,彷彿與周圍的喧囂隔絕開一般,若非修行中人,斷然不會有這般從容不迫的姿態。

只不過這人不怎麼愛說話,只是說了一句,“你們好,我叫黃九”,我們打招呼的時候,他都是一個恩字帶過。

師姐嘴角一撇,“哼,裝什麼冷酷,修為道力似乎跟我差不多。”

我們跟著黃九到了當地的村子,晚上,我們終於見到了那位傳說中的“天授唱詩人”。

這是一位典型的雪區漢子,身著傳統雪區服飾,身形魁梧,臉龐被高原的風霜染上了特有的紅暈。

他笑容滿面地衝我們抬手招呼,口中吐出的“扎西德勒”如同一股暖流,那是當地最真摯的友好表達,彷彿連高原的凜冽寒風都因此柔和了幾分。

這位雪區漢子給人一種莫名的好感,一番認識後,吃著烤羊肉,喝著奶茶,圍著火堆聊起了接下來的問題。

劉教授拿出了在蒲人王地宮找到的《貝葉殘經》說道:“德格,這東西給你,只要你帶著我們去尋找香巴拉,這《貝葉殘經》按照你的要求歸還雪區佛教。”

我才知道原來這德格·格桑旺堆之所以帶我們去尋找香巴拉,是有這一層用意在。

德格輕輕撫摸著《貝葉殘經》,然後高高舉國頭頂,用當地的語言不知道在說些什麼。不過片刻後德格輕輕開啟了《貝葉殘經》,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梵文,我們根本看不懂。

緊接著德格開始了一段特殊語言吟唱,當然我們是聽不懂的,但那《貝葉殘經》竟然散發出神聖的金色光芒,就像德格在與經文溝通交流一般。

而且周圍的各種小動物、飛蟲等都圍繞著德格,似乎在虔誠的聆聽聖言。

隨著吟唱的結束,我好像看見那些小動物做了一個佛禮,慢慢散去。

眾人眼中都露出了不可思議的神色,這藏地的神秘真的不是吹出來的,不亞於內地的修行者。

直至過了20分鐘,劉教授問道:“德格兄弟,你可找到了香巴拉的所在地?”

德格點點頭,“你們尋回《貝葉殘經》是一種大功德,佛是保佑你們的,香巴拉記載中的所在地就是岡仁波齊峰,而且只有有福緣的人,才會被彩虹橋接引,透過淨土石門,沿著七彩通道進入香巴拉王國。”

眾人聽到真的得到了香巴拉確切所在地的訊息,都露出了一抹笑意,總算沒白忙乎。

德格繼續說:“但是尋找香巴拉要經歷很多的考驗,如果你們真的決定要去,我可以帶你們去。”

我終究還是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脫口問道:“德格大哥,您能否詳細說說,這《貝葉殘經》上記載的考驗,究竟指的是什麼?”

語氣中透著一絲難以掩飾的急切,因為我想要的答案正沉甸甸地壓在心頭,不吐不快。

香巴拉是一個很神秘的存在,簡單的描述無法寫出它的神秘,後面幾章可能會有很多知識的鋪墊,各位讀者大大們,不是水字數,後面這鋪墊知識都會一一出現印證香巴拉王國的神秘以及尋找條件的苛刻,望諒解。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