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呵呵一笑,先盯著汪廣洋看了看,然後瞥了一眼胡惟庸,問道:“有勞你惦記著,你看誰合適?”
那御史可不是二傻子,六科給事中那是皇帝的地盤,他可不敢為了討好胡惟庸而伸手,於是辯稱“臣豈敢”,而後便退入班列。
朱元璋毫不客氣地問汪廣洋道:“右丞相,你有什麼高見?”
汪廣洋低頭道:“老臣並無想法。”
聞言,朱元璋眼睛裡閃過一抹殺機,什麼你沒有想法,方才你們在午門外說什麼來著,你汪廣洋什麼態度,以為咱不知道麼?
“這些大臣,和咱也不貼心!”朱元璋心中怒起,但他臉上一團笑容又問胡惟庸:“中書左丞,你有什麼高見要說嗎?”
胡惟庸連忙啟奏:“臣聽說這楊帆竟敢頂撞陛下,心中自然怒極,不過,不過……”
他偷偷打量了一下朱元璋的表情,原本準備的語言換了一個委婉的說法,道:“陛下,雖說忠言逆耳,可臣子也要明確君臣之道,微臣以為,這楊帆狂妄,陛下無論怎麼處置,都不足以彌補他的過失。”
“說了等於沒說。”朱元璋心裡一笑,想想問朱標,“太子你也說說。”
朱標剛要求情,朱元璋補充說:“咱怎麼看著,今日不先說這件事,大臣們都不情願說其他事,看來此事事關重大,你們都要好好想想,議一議咱該怎麼處理此事。”
胡惟庸心中劇震。
“他不說處罰楊帆,只說如何處理此事,這分明並沒有打算處死這個楊帆。”
胡惟庸震動之下,又暗暗想道:“那看來要處死這個楊帆不可能,皇帝對大臣不放心。但他又說要如何處理此事,或許,楊帆這個用來監視咱的吏科給事中反手指責了皇帝,皇帝只是對他不太滿意。”
由此,胡惟庸得出了一個結論,皇帝要換一個一心一意監視他胡丞相的人吶!
這麼一想,胡惟庸頓時來了主意。
他認為,與其換一個他不熟悉也沒太多瞭解的人來監視他,不如讓楊帆這個敢和皇帝唱反調的二愣子繼續留在吏科給事中位置上。
而且,胡惟庸也知道朱元璋疑心很重,若他給楊帆說幾句好話,說不定在朱元璋看來,楊帆就有可能是他胡惟庸的人。
如此一來,說情成功了,他胡丞相有了一個天大的人情,還能在六科給事中裡面安插下自己的人。
若不成功,或者激怒皇帝,讓皇帝一怒之下殺了楊帆,那也是減弱了六科給事中的威懾力,對他這個一心想要當右丞相的權臣也有好處。
“既如此,何樂而不為?”胡惟庸心裡偷著樂。
如此一想,胡惟庸連忙搶先啟奏道:“陛下,太子乃東宮儲君,這些小事豈能率先議論?百官們看待太子,猶如看待陛下,若太子先議論,百官們豈能暢所欲言?”
朱元璋目前比較喜歡胡惟庸的一點,就在於他對太子無比尊崇。
這不,原本對胡惟庸還有殺心的朱元璋一聽到這句話,立馬換上了好臉色稱讚道:“胡相說得對。”
朱標:“……”
他一點也不信,他這個老爹沒看出胡惟庸的意思,那就是打著怎麼著他都贏的小聰明來的,你怎麼還把這個人當大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