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把你弄到應天府,就在他們的眼皮底下,他們能殺了你?
楊帆見劉伯溫踟躕不決,便直言問道:“誠意伯去不去?”
“去如何,不如又如何?”劉伯溫怒道。
楊帆道:“下官接到的詔令是必須把誠意伯活著帶回京師,故此,怎麼帶回那就是下官的事情了。”
劉伯溫惱怒道:“若不是楊都給事中給皇帝出謀劃策,豈能如此?”
楊帆道:“是啊,所以既然攤上這件事那就得解決。”
劉伯溫的兒子不滿道:“這豈非讓家父一個老年人為難?”
“死道友不死貧道,下官也沒說不準誠意伯回去後彈劾。”楊帆懇切道,“誠意伯,回去後定要上奏彈劾下官,最好能定下官一個必死之罪,謝謝你。”
劉伯溫:“……”
走吧,這就是個二愣子,流氓無賴,跟他講道理沒用。
但在離開前,劉伯溫跟縣令交代了幾句,一上路,楊帆便告誡大內侍衛們:“記錄,誠意伯離家之前曾與青田縣令揹著欽差密談,時間約半盞茶。”
劉伯溫驚怒交加,這豈不是要害死別人?
楊帆道:“誠意伯不要怕,既然以為下官要害死你的朋友,你何不先會同韓國公、胡惟庸先下手為強?相信下官一次,他們定然對下官恨得牙癢癢,只要誠意伯出面,他們必定會極力贊同。”
劉伯溫老淚縱橫,聰明瞭一輩子,老了被一個小混世魔王克得死死的了。
一行晝夜兼程到達應天府,入城之時,楊帆從袖子裡取出紙筆寫了幾句話,讓劉伯溫帶給朱元璋。
劉伯溫沒當回事,他還在想如何向皇帝給青田縣令求情。
可看到楊帆打發了欽差衛隊,安步當車飄然直奔親軍都尉府“坐牢”,劉伯溫不由仰天長嘆:“這哪裡是什麼混世魔王,這是老夫命中註定的魔障。”
這才到哪。
劉伯溫不敢去驛館先住下,拿著詔令直奔皇宮求見朱元璋。
朱元璋很給他面子,當即讓他到奉天殿去見駕。
見到朱元璋,劉伯溫先送上楊帆的奏章。
朱元璋開啟一看,呼的一聲大笑。
劉伯溫不解,朱元璋將紙條遞過來,劉伯溫慌忙雙手接過來一看,當場氣得直哭。
只見紙條上寫著:“臣一路縱馬馳騁,不見誠意伯身體不適,到達應天府時,誠意伯依舊神采奕奕,可見心病大概有,身體不會有大毛病。”
朱元璋本來想著要好好跟劉基算算賬,這下好,直接氣得嘴皮顫抖,話都說不出來,不過他心裡對劉基那點惱火,竟奇怪地消失的一乾二淨。
此刻,他心裡就一個感覺:“有人跟咱一樣吃癟,這感覺不錯啊。”
不過他腦子裡迅速做出了一個決定。
這個楊帆決不能殺,更不能讓他跑了,他得在朝廷給咱看著這些大臣,他絕對有欺負這些人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