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朝不就是蒙古嗎,他們本就是一體,還有什麼其他關係嗎?”朱標有些疑惑道。
在這個時代,特別是在大明人的眼裡,蒙古帝國就是大元朝,無任何區別。
“殿下,你說錯了,大元朝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楊帆卻是搖了搖頭,道。
“一部分?”朱標有些懵逼,那麼強大,覆滅了整個大宋的大元朝居然只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這把他整得有些不會了。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後,歷經窩闊臺,貴由,最後傳到蒙哥這裡,蒙哥死於釣魚城下,其兩個弟弟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位,阿里不哥落敗,自此蒙古帝國就分裂成了大元朝和金帳汗國(又稱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四大汗國。
大元朝只是相當於嫡系,被其他四大汗國共尊稱為蒙古大汗,但實際上四大汗國皆是獨立的國家,與大元朝並無太大的關係。”
朱標是聰明人,一聽楊帆這話,再想起他之前說的,頓時就明白過來了道:“先生是想說把諸王分封出去?”
“殿下果然聰明。”楊帆點了點頭,然後繼續說道:“自古以來,北起長城,南至吳越之地,這是我中原王朝能統治的最大的疆土了,超過了這些地方,不能說不能統治,但所耗費的太大了,得不償失。
而將諸王分封至中原之外,讓他們自己建立自己的國家,如此不至於這些大好土地讓給了他人,而諸王能夠自己當皇帝,也都有動力,這樣也解決了龐大的宗室問題。”
朱標有些意動,真要是能分封出中原,這也不至於讓諸位弟弟徹底恨上自己,這可比自己那個君子五世而澤的辦法好得多,不過他還是有些猶豫道:“聽宋先生他們說,中原之外乃蠻荒貧瘠之地,若是將諸位弟弟分封去那些地方,父皇可不一定會願意。”
“哼!宋濂這群人,一介腐儒罷了,中原之外若是貧瘠,那那些國家是怎麼建立的,要知道,漢唐時期的西域可是富裕的很呀!
然自漢唐之後,中原王朝的政策都是變為了收縮,及至大宋,連燕雲十六州都拿不回來,此時他們這麼說,一部分是為了自我安慰,另一部分,就是防止國家轉變政策,向外出擊,導致武將立功罷了。”楊帆很是不屑的說道。
“這……”朱標一聽,想了想,好像還真是那麼回事,宋濂等人一直灌輸給他的就是天子垂拱而治,做仁君的那套,在他們眼裡,恨不得朱標成為宋仁宗,這樣他們也能好過些。
“遠的不說,就說安南,那裡的糧食可是一年三熟呀!”
“什麼,一年三熟?”朱標驚呆了,歷朝歷代滅亡的真正原因不就是農民沒飯吃嗎,當初他老爹朱元璋但凡有口飯吃,也不會加入紅巾軍,如今聽到有地方竟然是一年三熟,這可是多了多少糧食,怎麼能不震驚?
“安南離我大明並不遠,殿下若是不信,可以遣人去檢視,到時就自然知道真假了。”楊帆笑著,然後再次丟擲了一個震撼人心的訊息道:“倭國那邊更是多金銀,其產量是中原的好幾倍。”
“倭國多金銀,先生如何知道?”朱標又震驚了,自大明朝開國以來,整個國家都很窮,所有人都在想辦法,朱元璋甚至打算發行大明寶鈔,可惜的是沒有準備金的大明寶鈔,後期擦屁股都嫌硬,此時朱標聽到倭國的金銀比整個中原都還多,能不激動嗎?
“殿下應該知道我是從西安府逃過來的,這些事我都是當時聽遊商說的,至於真假,殿下同樣可以派人去檢視。”楊帆信口胡謅道,反正都過了這麼久了,朱標也不可能讓自己去求證。
聞言,朱標沉吟了一會兒,然後定下心神說道:“若先生所言為真,那中原之外之地就不再荒涼貧瘠,要是分封出去,這……”說道這裡,朱標的意思很明顯,這麼好的地方,分封給兄弟們,他有些捨不得。
對此,楊帆只能翻了翻白眼道:“殿下沒聽清楚我剛才所說的話嗎?這些地方的控制成本太高了,就如大唐設定的西域都護府,距離中原實在是太遠了,說是都護府,實際上還是由當地自治,這還不如分封給諸王呢!
而且不僅僅是諸王,連帶勳貴也可以分封出去,讓這些勳貴在外面為自己拼搏,也不至於窩裡橫,到時候讓陛下痛下殺手,走上了漢高祖的老路,世界這麼大,若都是我華夏子民,他日青史之上,想來陛下的名聲必將超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了。”
朱標有些意動了,他相信朱元璋應該會同意的,畢竟這些都是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沒感情是不可能,若是能給他們一個好的結局,他怎麼會不樂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