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的應天府,開年就壓抑的令人畏懼,一場年後冬雪,彷彿洪武天子的怒氣,壓迫得全城官民無不心驚膽戰。
此時的大明天子朱元璋非常憤怒,因為北方發生了一場他原本認為必勝,結果卻遭遇了慘敗的戰爭。
洪武五年正月,魏國公、中書右丞相徐達上奏稱邊關不穩、中原難寧。
當此之時,北方蒙元殘餘勢力如孛兒只斤愛猷識理達臘,即歷史上的元昭宗,以及蒙元大將擴廓帖木兒,也就是王保保,他們摒棄前嫌合兵一處在和林(今蒙古哈拉和林)改元“宣光”,經常有南下侵擾長城沿線之意。
為此,徐達堅持認為主動出擊尋找戰機,引誘蒙元殘餘勢力南下與明軍主力進行決戰,從而徹底消滅蒙元才是正道。
鑑於徐達百戰百勝,乃大明開國第一功臣,而朱元璋也同樣想徹底殲滅蒙元殘餘,因而直接詔令徐達為徵虜大將軍,任中路軍主帥,出長城對蒙元進行第二次北伐。
哪想到,正月底進入草原的徐達主力部隊,尤其還有老將湯和、猛將藍玉這樣的大軍居然被擴廓帖木兒和賀宗哲聯軍擊敗,在嶺北之戰中遭遇了大明開國以來的第一場大敗。
為此事,皇帝從八月份開始心情就一直不好,但大明的臣民都知道,洪武天子不是個吃了敗仗就認輸的人,他還在籌劃第三次北伐。
一般這個時候,沒有人敢去惹朱元璋生氣。
想來也不至於有人那麼不長眼吧?
皇城,來來往往的內侍宮女們低著頭,走路不發出一點響聲,似乎生怕打破死一般的寂靜。
就在這時,奉天殿內,一聲怒吼嚇得所有人慌忙跪在雪地上大氣也不敢出。
能在奉天殿咆哮的,也就只有洪武天子朱元璋了。
立國五年來,無時無刻不精神緊繃的朱元璋,此時怒發倒豎,彷彿是一頭要騰空而起的老龍。
他站在龍案後面,顫抖的左手拎著一本奏章,右手在上面拍著,雙目圓睜,一時竟氣得說不出完整的話來,只能從喉嚨裡發出呼呼的喘息聲。
“反了,這廝是吃了豹子膽,要反了天了!”朱元璋穿過一口氣暴怒道,“毛驤,去,給朕好好查一查。”
查誰?
查什麼?
朱元璋頓了頓將奏章砸在地上,雙手支撐在龍案上,刀子一樣的目光居高臨下盯著戰戰兢兢的親軍都尉府都督僉事毛驤,以近乎變聲的憤怒吩咐道:“新授官的吏科給事中楊帆,以及指使他‘欺君罔上,大逆不道’的人,嗯?”
毛驤,錦衣衛第一任都指揮使或者指揮使,但錦衣衛要在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才由裁撤的親軍都尉府和儀鸞司組建而成,此時負責後世錦衣衛事務的是親軍都尉府。
得此詔令,毛驤立即抽身去辦。
一個小小的吏科給事中,還是今年才設立的官職,秩不過正七品,對付這種官員,毛驤都覺著丟人。
可他知道皇帝為何如此憤怒。
吏科給事中,洪武六年設立,總共有兩人,一個是掌印正職,那是有一定資歷的官員。
而另一個真正糾察官員吏治的輔佐官員,那可是皇帝親自挑選的身世清白,在朝廷沒有什麼根基的人。
如今,皇帝寄予厚望的人居然惹怒了皇帝,這背後的味道可不是一般的重啊!
朱元璋此刻才消了一點怒氣,但還是沒有釋懷。
他順手要拿起那道奏章撕個粉碎,往地上看,卻發現奏章不見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