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真的只求一死啊

第73章 一人戰群臣

下面的汪廣洋同樣如此,楊帆對胡惟庸發難,他心裡別提多高興,還暗暗給楊帆鼓勁,說得好!說得妙!

看著胡惟庸憋成豬肝一樣的臉色,汪廣洋臉上的皺紋舒展了不少。

誰知楊帆的話鋒一轉,道:“汪相,胡相,你二人掌管中書省,乃文官之首,空印一案,你們二位首當其衝,該負最大的責任!”

汪廣洋本來聽得津津有味,可沒想到,楊帆轉頭就矛頭指向了他身上,他花白的眉毛抖了抖,沒反應過來,楊帆為何連他一起咬?

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上,那激動的臉上又有些發矇,前一秒,他還覺得自己讓楊帆來是最正確的選擇,但看來是高興得太早了,他居然將滿朝文武都得罪了遍。

淮西勳貴裡的核心人物胡惟庸,浙東文黨的核心汪廣洋,被他罵了一個狗血淋頭。

“汪相久經宦海,對空印冊的把戲應該心知肚明吧?胡相素來機敏足智多謀,你能看不出這空印裡面的門道與弊端?你們二人尸位素餐,欺君罔上!簡直是一丘之貉!”

譁!

楊帆這話一出口,滿堂譁然,就連朱標都聽不下去了,頻頻給楊帆使眼色,讓他少說兩句。

汪廣洋羞憤難當,他憤怒的是楊帆竟然將他與胡惟庸那小人混為一談。

羞的是楊帆沒說錯,空印冊這事兒他汪廣洋早就知道,卻故意裝作不知,更沒有向朱元璋稟報。

楊帆心中洋洋得意,他話說得這麼絕,一起得罪了淮西勳貴與浙東文人的核心,他還能有活路?

快,趕快聯手幹掉我!

楊帆嘴角微微上揚,他一番怒斥,雖然惹得眾官員心裡憤恨不滿,卻沒有一人敢站出來與他對決。

空印冊這案子,無論如何辯駁,楊帆終究站在一個“理”字上,何況楊帆出了名的不要命,誰出頭他就咬誰。

汪廣洋盯著楊帆半晌,就當楊帆期待汪廣洋發怒的時候,他卻緩緩地摘下了官帽,走向前來,在百官的注視下向朱元璋請罪。

“聖上,老臣年事已高,年老昏聵,對空印一事失察,老臣無顏留在應天!”

什麼情況?楊帆盯著汪廣洋有些佝僂的背影,汪廣洋不殺自己?反而打算辭官跑路!

朱元璋的臉色變冷,道:“汪相,你要走?你要扔下擔子離開應天?”

上一次汪廣洋要辭官歸鄉,被朱元璋給否了,這一次汪廣洋是打定主意要隱退。

他算是看明白了,而今的朝堂太危險,不說別人,光一個楊帆就攪動得朝野震盪。

汪廣洋害怕下一次楊帆對他發難的時候,會牽連汪家,牽連到整個浙東文黨,他可不想晚節不保。

汪廣洋點了點頭,說道:“聖上啊,老臣有錯,無德無能,難以擔任中書省丞相之職,請聖上容老臣辭官歸隱,當一個山野閒人吧!”

起風了,汪廣洋花白的頭髮被風吹起了絲絲縷縷。

朱元璋當然不願意汪廣洋離開,他輕聲勸說道:“汪相,有錯領了責罰便是,大明朝離不開你,你還是留在中書省行丞相事,何必非要歸隱?”

汪廣洋苦笑,他看了楊帆一眼,說道:“小楊大人說得沒錯,老臣知情不報有欺君罔上之嫌,老臣已經無顏留在京城,請陛下恩准老臣離開吧!”

胡惟庸眼觀鼻鼻觀心,心臟“砰砰”跳動地厲害。

他巴不得汪廣洋這老傢伙趕快辭官,汪廣洋不在,中書省以後就是他胡惟庸的天下!

時間好像凝固了,朱皇帝不說話,群臣也靜悄悄,唯有風聲吹過奉天門。

朱元璋凝視了汪廣洋一會兒,見汪廣洋依舊沒有撿起帽子,他就知道汪廣洋是下定了決心。

此時的朱皇帝也有些憤懣,你不願意當這個丞相,有的是人想當,因而直接一揮手,道:“撤去汪廣洋中書省右丞相之職,貶去廣東行省做參政!”

汪廣洋雖然沒有順利歸隱,不過離開了應天這個風暴中心,他已經很滿意。

老大人對著朱元璋行大禮,說道:“老臣謝陛下隆恩!”

汪廣洋解脫了,令許多浙東文黨的人對楊帆恨之入骨,是楊帆逼迫汪廣洋離開。

胡惟庸在一旁看著這一幕,覺得今日是他胡惟庸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楊帆也不再面目可憎,而是分外可愛!

汪廣洋走了,李善長禁足,劉伯溫時不時生病,他胡惟庸丞相的位置,已經十拿九穩!

胡惟庸低下了頭隱藏壓不住的嘴角,現在還不是嶄露鋒芒的時候,眼下最要緊的是空印案。

朱元璋冷哼一聲,汪廣洋藉著空印風波退隱,讓他極其不爽。

楊帆已經壓住了群臣的銳氣,朱元璋便給了這次空印大案一個最終的判罰。

“凡主印官員以及書名字者,皆逮捕入獄,主印官員處死,副手以下杖一百,充軍!”

啊?

群臣驚訝地看向朱元璋,朱皇帝下手也太重了,三百多正印官,都殺了?

算上正印官員的副手,這牽連下去人數至少要上千了!

胡惟庸滿頭大汗,出來勸說朱元璋:“陛下!這些官員都是蕭規曹隨,沿著前朝的習慣規矩行事,他們在地方任職兢兢業業,偶有放縱可罪不至死啊!請陛下開恩,給他們一個改掉前朝陋習的機會!”

明哲保身的胡惟庸跳出來,不為別的,就為他接任丞相,撈取第一筆寶貴的政治資源。

李善長在家中禁足不來,他這個即將新任的丞相,必須姿態做足為小弟說話。

甭管能否成功,這話要說,讓小弟們看一看他胡惟庸的擔當!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