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真的只求一死啊

第84章 濟南知府韓宜可

楊帆微微一笑,開門見山地說道:“韓大人不認識我很正常,我本姓楊,單字一個‘帆’,初次見面,若有冒昧,還請韓大人海涵。”

在臨出京城之前,朱標就將韓宜可這顆棋子的事告訴了楊帆,示意他若是有事可以去找韓宜可商量,故而才有了楊帆這深夜拜見。

哎喲!

聞言,韓宜可的眼睛瞬間就亮了,他上前一步,感慨道:“楊大人啊,你可騙得我好苦啊!”

韓宜可是聰明人,楊帆深夜來訪,且自稱是木易,他就猜到,那個驛站裡面的楊帆,多半是假的。

枉他韓宜可絞盡腦汁,想著怎樣與楊帆聯絡,卻不承想楊帆來了一個金蟬脫殼。

楊帆歉然一笑,解釋道:“韓大人見諒,隱藏行蹤也是為了公事,畢竟盯著我的耳目太多,若不提前脫身,怎麼能發現山東的問題所在?”

韓宜可忙請楊帆落座,讓秦伯去準備茶水,道:“那楊大人這些日子都走訪了何處?發現了什麼問題?可否與我說一說?”

“整個山東,黃冊推行艱難,所有的事都離不開孔家,所以要想完成陛下交代的事,必須要從孔家那裡下手。”楊帆淡淡的說道。

聞言,韓宜可頓時神情一頓,對此,他雖然早有猜測,但從楊帆嘴裡確定,他還是心顫,這孔家,可是個大麻煩呀!

見狀,楊帆微微有些失望道:“看來太子殿下是看錯人了,也對,韓大人可是儒家士子,怎麼敢對聖人後裔動手呢?在下告辭。”

雖然有韓宜可幫忙,這件事更容易些,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韓宜可不願意幫忙,自己作死的機率豈不是更高了,反應過來的楊帆有些慶幸韓宜可沒答應。

“且慢!”就在這時,韓宜可叫住了楊帆,在楊帆不解的目光中,他悠悠問道:“楊大人,你想如何對孔家動手?”

“韓大人,你這是……”

對此,韓宜可深吸了一口氣,道:“在來到山東之前,我也和其他讀書人一般,奉孔府為天下讀書人的聖地,視衍聖公為神明,可是到了這山東,我才知道,這世上根本就沒有聖地,更無神明!

曲阜孔氏,延綿不絕,我韓宜可一個人根本撼動不了孔家,就連布政使大人也是站在孔家那一邊的。

所以,楊大人若是想要動孔家,必須要一擊即中,而且要讓人說不出話來,畢竟他的身後可站著整個天下的讀書人呢!”

擔任濟南知府這段時間,韓宜可算是知道了孔家的胡作非為,無法無天,他內心的希望徹底幻滅了。

“原來韓大人是擔心這個,放心,我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隨即楊帆將自己南陽鎮得知士紳馮德龍仗勢欺人,逼死了任波的父母,讓任波的老父親任老九為惡犬披麻戴孝送葬的事說了出來。

“豈有此理!”韓宜可聽到馮德龍逼迫百姓“為狗送葬”的事情,登時大怒。

“馮德龍那老兒,仗著女兒做了衍聖公的小妾,平日沒少霸道胡為,如今竟然讓人給狗送葬,倒反天罡,其罪難容,可是這種惡事我竟從未聽過風聲!”

韓宜可氣得臉色漲紅,氣馮德龍狗膽包天,更氣下面的吏員和死了一樣,欺瞞他。

楊帆嘆了口氣,說道:“任波一家三口失蹤後,我派人四處尋找,幸好在那馮德龍之前找到了任波的下落。”

王圖不愧是親軍都尉府的精銳探子,尋人探訪的一把好手,還沒到三日就找到了任波。

那任波畢竟是個農戶,能跑多遠?朱皇帝的戶籍制度不可蓋的,任波沒有路引,根本沒法離開南陽鎮那一塊。

“楊大人這是想用任波的事牽扯出馮德龍,然後將他身後的孔家拉下水。”韓宜可是聰明人,一眼就看出了楊帆的想法。

“韓大人猜的不錯,明日,任波會來到府衙,遞上狀紙,到時大人只要接收任波的狀紙,正常辦案就行,其他的事情交給本官來就好了,只是不知韓大人可否接這狀紙?”楊帆的眸子裡閃爍著精光。

他這話是在提醒韓宜可,一旦收了狀紙,就要與孔家衝突,剛才說那麼多話,都只是明面上的,現在需要你韓宜可正面衝鋒陷陣,你韓宜可可敢?

這也算是小小的試探,雖然韓宜可出身東宮,但來了濟南這麼久,誰知道你有沒有被他們拉下水,與其沆瀣一氣,不然你明面上說配合,暗地裡轉手就把我賣了,我怎麼辦,這也算是交個投名狀了。

韓宜可是聰明人,哪裡還聽不出楊帆話語裡的含義,他深吸了一口氣,對楊帆道:“請楊大人放心,明日任波來府衙,我必定親自收他的狀紙,為任波申冤!”

看著昔日的儒家聖地變成藏汙納垢之所,韓宜可的內心也很不是滋味,故韓宜可贊同楊帆的做法,給孔家點教訓,讓孔家知道收斂,顧及著臉面也是好的。

楊帆扶住了韓宜可的手臂,笑著說道:“有韓大人相助,大事成矣!”

韓宜可以為楊帆頂多給孔家一些顏色看看,頂多讓孔家這個龐然大物傷筋動骨,但撼動不了它根本,可他不知道,楊帆想要的比這大得多!

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楊帆都不喜歡孔家,更不喜歡那高高在上的衍聖公,他做了這麼多準備,目的只有一個,將孔家拉下馬來,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什麼衍聖公了!

現在滿臉歡喜的韓宜可,如果知道楊帆要得罪天下的讀書人,冒天下之大不韙將衍聖公給弄沒了,給他一百個膽子,他都不敢陪著楊帆玩這麼大。

韓宜可留楊帆在府中,待到了子時,期間兩個人就明日的一些細節再三磋商,保證不會發生任何意外後,楊帆才趁著夜色離去。

楊帆鬧了一出“金蟬脫殼”,主要的目的就是尋找突破口,而今目的達到了,他也沒有必須待在外面。

秦伯送楊帆離開後,回來向韓宜可覆命,就見韓宜可正興奮地在書房裡面踱步。

“秦伯,明早叫人將我那套嶄新的官服取出來,我要穿!”

韓宜可恢復了精神與幹勁兒,對明日任波的到來充滿期待。

秦伯應了一聲,輕聲說道:“老爺,您可好久都沒有今日這般開心了。”

是啊!

韓宜可自己也知道,他被袁泰以及當地的吏員上下排擠,日子過得太憋屈了,而今楊帆的到來為韓宜可開啟了一道缺口,露出曙光。

那個意氣風發,一心革新吏治大展拳腳的韓宜可,回來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