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通源仰面而笑,說道:“你做人本侯尚且能拿住你,你變成鬼,本侯有何畏懼?”
張壽祖氣得差點背過氣去。
明德比張壽祖冷靜得多,他盯著俞通源,說道:“俞侯,我想知道我們是怎麼輸的。”
從頭到尾明德都沒做錯什麼,就連誅殺俞通源的人手,他都留足了,結果俞通源竟然沒有死?
俞通源笑著一指身後,道:“亡你明教者,小楊大人也!”
明德茫然地看了一眼楊帆,他根本不認識眼前的人。
楊帆被俞通源推出來,笑道:“俞侯過譽了,楊某不過盡了本分而已……”
俞通源連連擺手,道:“小楊大人不必謙虛,你兩次入明教總壇,探明明教總壇虛實,今日在宴客廳內若非小楊大人力克群賊,本侯早就是一具屍體了。”
說著,他更是由衷感嘆:“有小楊大人在,那是老天眷顧我大明,未來小楊大人的成就,定在我俞通源之上!”
力克群賊?
在俞通源繪聲繪色地講述中,明德和張壽祖才瞭解到當時發生的事。
以一己之力擊退數百人,這個楊帆是武聖下凡?
明德看著身材高大的楊帆,喃喃道:“有此猛士?難道上天真的助朱明而不助我明教?”
數日後,應天城,皇宮,武英殿內,清晨便傳來朱元璋爽朗的笑聲。
“哈哈哈哈!楊帆這小子有本事,差事辦得漂亮!咱果真沒看錯他!”
洪澤湖之戰的捷報,於今晨抵達京城。
朱元璋這幾日正因為軍務煩心,捷報奏疏一來,朱元璋的煩悶之氣瞬間消散。
朱標亦是面露欣喜之色,道:“父皇,楊大人孤身前往鳳陽,又往來於洪澤湖、巢湖兩地,勞苦功高,還將老二他們三個安全救出來,父皇可不能虧待了他。”
頓了頓,朱標又說道:“沒想到洪澤湖深處,竟是明教的總壇之所在,剷除了明教總壇,活捉明德、張壽祖,從此洪澤湖一帶能太平了。”
朱元璋將奏疏放在一邊,揹著手走出武英殿,他輕哼一聲,說道:“咱不會虧待楊帆,咱要重用楊帆!讓他成為咱手裡的一把快刀!”
朱標微微頷首,道:“廖永忠私鹽一案牽連甚廣,楊大人能順利說動南安侯,實屬不易,父皇,依兒臣看南安侯對大明,是忠心的。”
對老爹朱元璋的心思,朱標揣摩得很準,朱元璋私下派遣親軍都尉府的密探盯著巢湖水師,對俞通源並不十分信任。
朱元璋沒有反駁朱標,而是悠悠說道:“俞通源這次差事辦得也不錯,巢湖水師戰力仍在,該給的賞賜不會少了他們的。”
朱標含笑點頭,知道南安侯俞通源,暫時不會有事,這一關,南安侯過去了,他想了想,道:“老二他們三個,在這次突襲明教總壇的行動裡作為內應出了力,父皇讓他們在外歷練歷練,沒想到他們會深入虎穴,做得好大事情!”
聞言,朱元璋流露出一抹驕傲,道:“咱的兒子咱知道!各個都是好樣的!哈哈哈哈!”
他為三王做的事情驕傲自豪,全然忘記了當初得知楊帆將三王丟在明教總壇,差點殺了楊帆的事。
從洪澤湖傳遞到京城的捷報,很快從宮中流出,五軍都督府自然是首先知曉的。
不過五軍都督府與其他官員,並不知道具體的細節,更不知道三位皇子殿下,也在明教總壇中。
畢竟明面上,朱慡、朱棡、朱棣三兄弟,還被關禁閉、讀書。
應天,韓國公府。
李善長站在府中的池塘前,凝望著水中游弋的金魚,怔怔出神,他手心裡捧著一把魚食,卻一動不動,好像一尊雕塑似的。
洪澤湖捷報,今日傳遍全城。
許多官員都驚詫,洪澤湖中心竟然有明教總壇?這明教妖人的膽子也太大了!
也有人從中琢磨出不一樣的意味來,廖永忠剛剛伏誅,巢湖水師便出兵立功,看來巢湖水師與陛下的隔閡是消除了,這代表私鹽案是真的過去了!
李善長不關心明教的死活,在李善長眼裡,明教、張士誠殘軍,不過跳樑小醜罷了。
大明初立,兵強馬壯,能征善戰的將領與運籌帷幄的謀士都尚在人世,小小明教能翻起什麼浪花?
李善長真正擔憂的是三位皇子突然消失,引來朱元璋的深究,當初他派人在鳳陽一帶,尋找了多日都無果,每天擔驚受怕,怕三王遭遇不測。
若三王真的出了什麼問題,朱皇帝肯定會派人前往鳳陽,徹查鳳陽的情況,而鳳陽現在最怕的就是被查!
鳳陽的腌臢事太多太多,拔出蘿蔔帶出泥,一查下去多少人都得遭殃!
這段日子,李善長一直讓李存義出去打探訊息,可惜都沒什麼好的結果,希望今天能給自己一個好結果吧!
不知過了多久,李善長身後傳來一個聲音:“兄長?兄長?”
李善長回過神來,緩緩轉過身,那張飽經滄桑的臉面無表情:“怎麼樣?有訊息了麼?”
來人正是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
李存義有些憔悴,他奔走了一日,風塵僕僕的點了點頭,說道:“我走了很多地方,動用了不少人脈,才打探到一個訊息,剿滅明教叛賊的當天夜裡,有一艘戰船離開了明教總壇那邊,往應天來,最遲今晚就會抵達應天!”
李善長連忙文道:“莫非……”
李存義嘴角微微上揚,道:“兄長猜的不錯,正是秦王、晉王、燕王三位殿下!”
原來他們三人被明教給抓走了,雖然不知道三人怎麼被抓,又怎麼脫險的,但現在三人無事,想來朱元璋也不會派人去徹查鳳陽的事情了。
呼!
想到這裡,李善長鬆了一口氣,隨即望向李存義,幽幽道:“傳訊往鳳陽去,讓中都工地那邊加快進度,只要中都城竣工,務必抹除所有的麻煩!”
李存義猶豫片刻,問道:“兄長,有這個必要麼?都城建造完成,陛下還能嚴查中都?”
李善長的回答斬釘截鐵:“有!上位的眼裡不容沙子,鳳陽的事情不處理乾淨,有一天上位真動手,你、我,整個李家都逃脫不掉!不要囉唆,速去傳訊。”
李存義見兄長這般正式嚴肅,不敢耽擱,當下就去寫信往鳳陽去。
李善長不緊不慢地將手心的魚食扔進池塘裡面,緊張的情緒終於舒緩了。
不過李善長不知道的是,李存義能查探到戰船離開洪澤湖往應天來。
能探查到戰船上有三位貴人,還能獲悉三位貴人的身份,這都是朱元璋刻意放出來的訊息。
李善長自以為過了關,卻不知他的一切都在朱元璋的算計之中!
一場席捲淮西勳貴的風雨,正在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