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呀,比老夫當年還狠。也罷,屯墾衛和皇莊的事,明日我召集各部詳細計議。”
朱翊鈞的手指在案几上輕輕敲擊,發出沉悶的聲響。
“大人,下官以為這皇莊萬萬動不得!”
應天府尹王守義額頭滲出細密汗珠。
“八十萬畝皇莊,二百年來積攢而成,其中更有先帝賞賜的拓荒生地。若是動了,豈不是...”
“王大人此言差矣。”
松江知府徐階冷笑一聲,將手中賬冊重重拍在案上。
“下官查過,這八十萬畝中,有六成是投獻買斷卻找不到原主的田地。按照《大明律》,無主之田當歸官府處置!”
朱翊鈞抬手製止了即將爆發的爭吵,目光掃過在場眾人。
他的視線最終落在一直沉默的張居正身上。
“張閣老,你怎麼看?”
張居正捋了捋鬍鬚,眼中精光閃爍。
“回大人,下官細算過。四省契奴總數九十萬,現有可分配田地僅一百一十萬畝。就算加上各地未開墾的荒地,也遠遠不夠。”
他頓了頓,聲音壓低。
“但若不動皇莊,這第一批十六萬契奴都難以安置。”
朱翊鈞眼中帶著銳利,他忽然起身,走到懸掛的《大明疆域圖》前,手指重重點在東南沿海。
“諸位可還記得上月宮中明旨?皇上親命清理投獻田!”
這句話如同驚雷,震得眾人面面相覷。
“大人的意思是...”
王守義聲音發顫。
“皇上早有此意。”
朱翊鈞轉身,燭光在他稜角分明的臉上投下深淺不一的陰影。
“皇莊中那些投獻買斷的無主田,本就是清理物件。至於賞賜的拓荒地...”
他嘴角勾起意味深長的笑。
“皇上仁德,想必不會坐視百姓流離失所。”
張居正眼中精光一閃,立即領會。
“下官這就起草奏摺,請皇上恩准將部分皇莊田地用於安置契奴。”
“不。”
朱翊鈞搖頭。
“不是部分,是全部。”
廳內一片死寂,連燭火噼啪聲都清晰可聞。
張居正手中毛筆啪地掉在案上,墨汁濺在袖口也渾然不覺。
“大人三思!”
王守義撲通跪下。
“這...這可是大不敬啊!”
朱翊鈞冷笑一聲,從袖中取出一封密信。
“諸位可知,三日前皇上密旨到本官府上?”
他緩緩展開信箋。
“天下田地,當與民共利——這可是皇上親筆!”
張居正瞳孔驟縮,他分明看到信箋右下角那方鮮紅的玉璽印。
這一刻,他終於明白為何朱翊鈞敢如此大膽。
“既如此,下官這就擬折。”
張居正重新拾起毛筆,手卻仍在微微顫抖。
朱翊鈞滿意地點頭,轉向其他官員。
“第一批十六萬契奴,十三萬安置在皇莊附近,每人分銀十兩,地二畝。剩餘三萬義勇,分到金山衛、台州衛兩地,每人一畝。”
“大人,這田地如何分配?”
徐階問道。
“簡單。”
朱翊鈞手指輕叩案几。
“契奴分得的田地,五年免稅,收穫歸己。但同時要為皇莊種植皇田,收益五五分成。至於義勇...”
他眼中帶著鋒芒。
“凡參加屯墾衛者,永不徵稅!”
眾人倒吸一口涼氣。永不徵稅!這可是前所未有之恩典。
“大人,這...這會不會太過了?”
王守義結結巴巴地問。
朱翊鈞冷笑。
“過?王大人可知道這些義勇是什麼人?”
他猛地拍案。
“是他們在東南沿海用血肉擋住了倭寇!是他們在金山衛浴血奮戰!若不重賞,何以服眾?”
張居正適時插話。
“況且絲綢、茶葉、瓷器等外洋貿易若能順利,回贖費並非難事。”
朱翊鈞點頭。
“正是此理。”
他環視眾人。
“若無異議,明日便開始移民安置。
兩萬義勇會協助各地州府縣鄉,按新黃冊分配田地。”
待眾人退下,廳內只剩朱翊鈞與張居正二人。燭火將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在牆上交織成一幅詭異的圖案。
“張閣老,奏摺如何寫,你可有計較?”
朱翊鈞低聲問道。
張居正蘸了蘸墨,眉頭緊鎖。
“下官以為,當以《諫天下皇莊與民共利疏》為題,言明藩王經營之弊,王府人員分配之亂...”
“好!”
朱翊鈞眼中精光閃爍。
“但記住,一定要提到若不廢除賣身契之上的家丁部曲,大明將變成家丁王朝,官府將成擺設!”
張居正筆鋒一頓,墨汁在紙上暈開一片。
“大人,這話是否太過直白?”
“直白才好。”
朱翊鈞冷笑。
“皇上最恨什麼?最恨權貴架空皇權!我們這是在幫皇上收權!”
兩人密談至三更天,字斟句酌,終於完成奏摺。
朱翊鈞反覆看了幾遍,滿意地點頭。
“張閣老,署名吧。”
張居正的手懸在半空,遲遲未能落下。
他額角滲出細密汗珠,這支筆彷彿有千鈞之重。
“怎麼?怕了?”
朱翊鈞似笑非笑。
張居正深吸一口氣,終於落筆。當”張居正”三個字寫完時,他後背已經溼透。
“至於戰報...”
朱翊鈞忽然轉了話題。
“不必報。”
張居正立即會意。
“仗還沒打完。”
朱翊鈞大笑。
“知我者,張閣老也!嚴家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去!”
次日清晨,朝陽初升,南京城外的官道上已經人頭攢動。
兩萬名義勇軍手持長矛,維持著移民隊伍的秩序。
十六萬契奴扶老攜幼,揹著簡陋的行囊,眼中既有惶恐,又有希冀。
“聽好了!”
一名百戶站在高處喊道。
“按名冊順序領取銀兩和田契!每人十兩銀子,兩畝地!五年免稅!”
人群爆發出一陣歡呼。
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顫巍巍地接過田契,老淚縱橫。
“老漢我做了三十年契奴,今日終於有自己的地了...”
不遠處,朱翊鈞與張居正騎馬巡視。看著這一幕,張居正低聲道。
“大人,若皇上駁回奏摺...”
“不會。”
朱翊鈞胸有成竹。
“皇上比我們更清楚,這些田地若不妥善安置,遲早會釀成大亂。”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