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小子,你不認同咱的話嗎?”朱元璋也顯然看到了朱辰的表情,很是不悅的說道。
“我只是覺得嚴峻刑法只能暫時嚇住那群人,根本無法杜絕貪汙問題!”朱辰直言不諱的說道。
“哎!咱也知道,但這不是沒辦法嗎?只能靠殺,讓這些官員貪汙之前,先想想自己的腦袋。”聞言,朱元璋嘆了口氣,隨即眼前一亮道:“後輩,你莫非有什麼好的辦法?”
朱辰搖了搖頭道:“沒有!即使我們這個時代,依舊一樣有貪官汙吏,也沒法杜絕的。”
“哎!行吧!那你繼續說朱允炆的事。”朱元璋嘆了口氣,隨即說道。
朱辰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建文元年,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卿黃子澄上奏,以漢朝七國之亂為由,以加強中央集權統治,請求削藩。”
“呵呵!怕不是這朱允炆自己想要削藩,只是借大臣之口說出來吧!”朱元璋冷笑一聲,這種事他見多了。
“其實這也不怪朱允炆,站在他的角度,自己剛剛登基,結果邊境全都是一群手握重兵的叔叔,他能不害怕嗎?前漢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都在前,他想要削藩是正常的。”朱辰難得的說了句中立的話。
朱元璋細一沉吟,發現站在朱允炆的角度來看,其確有削藩的動機和必要,隨即他說道:“即使是削藩,也不至於老四要靖難吧!”
朱元璋不是傻子,不會不知道藩王實力太強,可能會造反,所以在他決定用藩王戍邊時,就給藩王設了限制,每個藩王手下的兵馬並不多,大局上根本無法對中央集權造成損害,除非藩王們聯合起兵造反。
但分封各地為王,本身就對他們之間的關係造成了相互制衡的局面,沒有哪一方勢力會突然崛起,同時,朱元璋只給了他們軍權,並沒有干涉政務的治權,所以,除非萬不得已,否則老四絕不可能起兵靖難,這無異於以卵擊石,成功率約等於零。
“是呀!但誰讓朱允炆的操作實在是太嚇人了呢!他先削周王朱橚,將周王全家押回金陵,廢為庶人,遷往雲南蒙化,再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為庶人。湘王朱柏不堪受辱,為保名節舉家自焚,齊王朱搏被軟禁在金陵,代王朱桂被軟禁在封地大同,兩個月後,又削岷王朱梗,廢為庶人,徙漳州,最後將矛頭對準燕王朱棣。”
此刻,武英殿內的朱元璋呼吸已經開始變粗,手緊緊握著,指甲扣進肉裡,他也渾然不知。
作為大明皇朝的開創者,朱家的大家長,他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子孫內鬥,沒想到自己剛剛去世,朱允炆就迫不及待的進行削藩,一位位藩王被廢為庶人,親叔叔更是被逼得自焚,這簡直就是畜生呀!
此時的朱元璋突然有些理解朱棣了,要是自己站在朱棣的角度,也會起兵造反。
不過就憑老四燕王衛那點兵馬,怎麼會靖難成功呢,這讓朱元璋有些不明所以。
“建文元年秋七月,朱棣以皇明祖訓中的‘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為由,起兵靖難,由北平長驅直入,直搗金陵,而因為朱允炆的削藩之策,那些本來用來牽制燕王的藩王全都沒了作用,再加上朱允炆的騷操作,最終使得朱棣打進了金陵城,靖難成功了。”
“什麼騷操作?”朱元璋好奇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