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撿到了我的手機

第14章 削藩,靖難!

“朱允炆愛惜名聲,因不想揹負殺叔之名,直接給前線將領下達‘勿傷我叔’的政令,致使前線束手束腳,明明有多次置朱棣於死地的機會,卻最終錯失,導致朱棣長驅直入、直搗京師。”

朱辰的話,聽得朱元璋連連搖頭,大是惱火,尤其最後那句“勿傷我叔”,更叫朱元璋怒極而笑。

“好,好一個蠢貨!”

朱元璋從未想過自家子孫能犯這等過錯,恨得咬牙切齒道:“既都已兵戎相見,何故來這般假仁假義?既要顧念你那叔侄情誼,當初又為何往死裡削藩?有孫如此,他敗了也是活該!”

“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朱棣靖難成功,也是好的,他即位之後,撥亂反正,五徵蒙古,七下西洋,最終使得萬國來朝,建立了永樂盛世。”最後,朱辰還是為朱棣說了好話。

“萬國來朝,永樂盛世嗎?看來老四還是幹得不錯!”聞言,朱元璋不由得開心叫道。

對於朱元璋,他不可能不生氣朱棣造反之事,畢竟對於皇帝而言,最忌諱的就是造反,但沒想到老四上位後,居然五徵蒙古,七下西洋,建立了永樂盛世,不愧是他朱元璋的兒子。

看到朱元璋這笑得如同翹嘴一般的模樣,朱辰不由得撇了撇嘴,剛才是誰聽到朱棣靖難後,大發雷霆的。

笑了一會兒,朱元璋才忍不住對朱辰問道:“你說……咱以藩王戍邊的做法,錯的嗎?”

雖然老四即位建立了永樂盛世,但他終究奪了侄兒的江山,親人相殘,這對朱元璋來說,是莫大的悲哀。

朱辰沉默了一會兒,才說道:“單從結果論,您這分封諸王的行為的確有錯,可凡事不能只看結果。”

“哦!怎麼說?”

“您當初提出以藩王戍邊時,是為了提防蒙古人南下,是為了給朝廷打造一條穩固的防線。”

從地圖上看,九大塞王連成一線,守住了大明北方各大關隘,形成一條穩固防線。

有了這條防線,即便蒙古人入侵,中央朝廷也有了極大的緩衝時間,可以從容不迫地調配兵力,就算蒙古人能突破藩王防線,也大機率損兵折將,難以再擊潰朝廷王師。

“咱正是這麼想的,我朱家兒郎都是能徵善守的漢子,讓自家人戍邊,總該比外人盡心盡力些。”朱元璋連忙點頭說道,實際上藩王戍邊除了朱元璋更相信兒子外,還有奪取軍權的想法。

大明建國之後,開國武勳因手裡掌握著兵權,很多人行事都是肆無忌憚,朱元璋又沒法學趙匡胤那樣杯酒釋兵權,畢竟北元蒙古依舊在長城外虎視眈眈,若是內部鬧出矛盾,讓蒙古人趁虛而入,那就搞笑了,所以他才想著以兒子藩王戍邊從武勳手裡奪過兵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