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撿到了我的手機

第78章 爾等反對,莫不是收了海商的賄賂?

“哎!此事再難回寰,咱們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李信哀嘆一聲。

幽夜漸寂,嘆息聲愈發沉重,叫這談話氣氛愈漸壓抑。

……

數日之後,泉州府的官員被押解進京,朱元璋極是鄭重,特派三法司聯同審案。

此案涉及通匪賣國,性質惡劣,可以想見的是,無論誰被牽連其中,結局多半悽慘無比,是以,整個京城朝堂人心惶惶,生恐為之波及。

至於是誰牽涉其中,又是誰從這蒲氏一族的脫逃中漁利,滿京上下誰也說不明白,可誰也脫不了干係。

畢竟自沿海到中樞,官場的賄賂系統層層勾連,誰敢說自己沒拿過泉州官員的好處?

好在,誠如開濟所言,這些泉州府的官員都直接承認了自己的罪行,是他們自己收了蒲氏一族的賄賂,頂著風險對其網開一面,致使蒲氏一族大量脫逃,並一口咬定絕無幕後主使。

因泉州府的官員這般果斷乾脆的認罪,這案子審得很快,不出五天已將供狀和結案文呈擺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當然知道這些罪狀僅只是表面,可要再追查下去影響甚廣,細細追究也無甚意義,即便真將所有受賄之人揪出,他也無法逐一審判,否則整個大明官場又是一場動盪。

經過胡惟庸案後,朝廷本就缺少官員嚴重,再少下去,就要影響各部門執行了,不過這筆帳,朱元璋也記在了心裡,等著兩年後,新的科舉人員入仕,到時候再來清算。

於是,朱元璋御筆硃批,很快就將這一干犯官送上法場。

整個泉州官場,盡數被革職法辦,連充軍帶砍頭,處置了小几十號人,更甚至有幾個元兇首惡,被剝皮囊草,掛在了各衙門口,以做警示。

這一場審判風波中,整個京都廟堂備受煎熬,當犯官們人頭落地、案件塵埃落定之際,眾臣也算鬆了口氣。

看樣子,陛下不願再追究下去了。

……

時間一晃,三個月的時限到了,朝廷鹽政再次恢復了常態。

因無利可圖,鹽商們對寶鈔的熱情迅速淡卻,街市上那些攤鋪也隨著消失。

鹽商退場,百姓們自然有所擔憂,尤其近來寶鈔流通,市面上的店鋪也常會收到寶鈔進賬,本想著再等等,看看寶鈔會不會再漲,可沒想到三個月時間這麼快就到了,鹽商迅速退場了。

許多人囤積了寶鈔等著高位出現,大賺一波的,心裡都後悔莫及,悔恨自己為啥那麼貪心。

若這個時候沒有轉機,恐怕這三個月寶鈔被抬上來的價值又會迅速貶值了。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朝廷政令的好處了。

前面說了,明朝收兩稅,而夏稅是六月開始收的。

因而那些手裡還留著寶鈔的百姓,當即拿著鈔前往衙門交稅,卻沒想到稅吏們竟然沒有絲毫為難他們,按照面額收下來。

也有人拿著寶鈔去官肆兌換貨物,發現依然能按照面額購買,而且官肆貨物的品質甚至較普通店鋪所售更優,瞬間大量的百姓又湧向了官肆。

戶部的官員看著收入國庫的寶鈔,頓時欲哭無淚,這完全是一堆廢紙,而且還損失了大量的商貨,簡直是吃力不討好,更有一部分官員等著看朱元璋的笑話。

對此,朱元璋卻很是開心,他讓錦衣衛調查了,發現並不是所有的百姓都將寶鈔拿來兌換了,還有一部分百姓將寶鈔留存在了手裡,如此看來倒是有部分百姓認可了寶鈔。

而收來的寶鈔,朱元璋也並沒有銷燬,而是命人去採購貨物,本來這些人拿著寶鈔來採購,百姓見到後心裡罵娘,但隨著一次次交易的進行,再加上百姓發現自己也能夠用這些寶鈔在官肆兌換貨物,心態慢慢的就變了。

隨著時間推移,交易的往復迴圈,百姓對寶鈔的信譽逐漸提高,願意持有寶鈔的人也越來越多,至此,寶鈔終於穩定流通開來,逐漸可與金銀銅錢劃上等號。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