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延緩?”朱元璋心頭一亮。
“攤丁入畝和階梯稅制,這也是後面滿清的雍正皇帝提出來的。”
關於土地兼併,歷朝歷代都深受其害,也都在想辦法治理,而這兩招便是滿清治理土地問題的精髓所在,本來還該有士紳一體納糧服役的,不過如今已經取消了士紳的免稅田額度,也就不存在什麼一體納糧服役了。
“何謂攤丁入畝,何謂階梯稅?”朱元璋顯然沒聽過這兩個名詞,此刻一臉迷濛。
朱辰解釋道:“所謂攤丁入畝,便是取消人丁稅,將之攤派到田畝稅中,將人丁稅的稅賦,統統攤入田畝稅中,田多者多交,田少者少交,無田者不交,如此一來,那些鄉紳富戶們,就不敢再兼併過多田產了。”
“取消人丁稅,以後交稅按照田地多少來交,如此還可促進生育,如今百姓大多因人丁稅過多,不敢生育,更有溺死嬰孩者甚多,若是取消了人丁稅,百姓便不會因此而溺死自己的孩子,這計策簡直是太妙了。”不愧是天生的政治高手,朱元璋一聽朱辰這麼說,就明白了這個攤丁入畝之妙,當即叫道。
“老祖宗所言不錯,不過攤丁入畝要和階梯稅制結合,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土地兼併。”朱辰點了點頭。
“階梯稅制?”朱元璋有些不明。
“朝廷可頒佈律法,擁有一百畝田產的稅率是多少,一千畝田產的稅率又是多少等等,如此分級徵稅,讓那些地主再也不敢去兼併土地了。”
本來攤丁入畝,田多者多交稅,就已經讓這些地主們肉痛了,若再進行這階梯稅制,手裡田地一多,所繳稅賦成倍翻番,這兼併土地就成了賠本買賣,誰還會犯傻去大肆收購田產?
細細品味這兩項政策,朱元璋越想思路越清晰,越發心情舒暢道:“妙,妙啊!這兩條政策一出,誰再去兼併土地,那就是自找苦吃,如此,我大明可保萬年!”
驟得至寶,他一時興奮,難免得意忘形。
這個時候,朱辰就該站出來潑盆冷水了:“你別高興得太早,任何制度都有漏洞,總會被人找到缺口破解。”
“什麼漏洞?”朱元璋一愣。
朱辰笑著搖頭:“這漏洞多的是,關鍵這些政策的實施在於人,只要地主們解決了實施政策的人,自然有法子破解,當下新政一出,短時間內該能保證緩解土地兼併問題,有你和太子朱標在位,這政策尚還能正常施行,可時間一長,吏治敗壞,你焉敢保證後面的皇帝還能一以貫之?”
朱元璋眉頭凝起結來,不是每一代的天子都有他這樣強硬的手段,這種給士紳放血的政策想要延續貫徹,並非易事。
“每一代王朝的覆滅,都自吏治敗壞而始,一旦吏治敗壞,再好的政策也難以延續。”
“就像當初的王安石變法,你能說他所提的改革並非妙策嗎?可那些妙策並不適用於當時的政治環境,很難貫徹實施,宋朝吏治敗壞,那原本能減輕百姓負擔的青苗之法,到了地方上竟成了害民之法,這難道是王安石的初衷?”
“這世上哪有萬世不移之法?就如同老祖宗你所修纂的祖訓錄,你以為後世之人都能依著你的想法走,可事實呢?兩世之後,便漸漸沒落了,任何辦法都應該隨著時代而改變,您還是別想太多了,後面的事情自有後世之人去幹,你不可能全都幹完的!”
朱辰的話,令得朱元璋沉默下來。
垂首思慮許久,他終是長嘆口氣,略擺了擺手:“罷了,即便只能適度延緩,便也足夠了,至少,終咱朱元璋一世,不再叫百姓流離失所!”
他雙眼略有些溼潤,顯然情至誠處有感而發。
朱辰頓也備受感染,不由鼓勁道:“只要老祖宗你一心向民,總會有人念著你的好,待到他日新政鋪開,百姓不再受土地兼併之苦,大明朝定會有河清海宴、國泰民安之日,屆時,誰不豎起拇指誇讚一句:陛下聖明!”
朱元璋幻想那美好光景,不由兩眼模糊,他仰面朝天,不禁呢喃自語:“海宴河清、國泰民安……陛下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