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榑信心大振,咧嘴拍了拍齊可恭肩膀道:“如此……這差事便交給你去辦了!”
說到底,他不過二十出頭的愣頭青,心機手段全不及齊可恭這樣的老油條,否則也不會犯下那麼多混賬事,如今被齊可恭稍一挑唆,加之對晉王朱棡的不滿,他立馬就上鉤了。
得了首肯,齊可恭笑得眉眉飛色舞:“殿下放心,下臣定能悄無聲息間,叫晉王殿下狠狠吃一回癟,您就等著收回失地,重奪山東大權吧!”
重奪山東大權,聞言,朱榑也不由也眉開眼笑。
在他幻想之際,齊可恭已躬身行禮,悄然退了出去。
走出王府,齊可恭四下掃了兩眼,一抖衣袖,起身上了等候已久的馬車。
馬車緩緩駛開,在青州府裡七拐八繞,卻是沒有駛向他的長史府,而是進了一處隱蔽巷子。
小巷逼仄陰暗,迴盪著馬車的吱吖聲響,頗顯陰森幽秘。
吱吖聲停,馬車停靠在最角落的一間院落前,齊可恭下了馬車。
此刻的他,已然換了身黑袍罩面,將全身上下罩了住,任再親近的人站在眼前,也分辨不出其身份。
下車之後,齊可恭攏了攏衣領,將身子裹得更緊實些,而後又四下張望幾眼。
確定周遭無人,他才走到那院落前,抬手叩門:“咚,咚咚咚,咚咚!”
極有節奏的叩門聲響後,門後傳來一聲低喝:“誰?”
齊可恭再次叩動院門,依舊是同樣的節奏,敲完門後,他才將臉貼近院門,沉聲道:“彌勒降生,明王出世!”
這句口號,乃是頻繁活動於山東地區的白蓮邪教的傳教口令,白蓮教脫胎於佛教淨土宗,信奉彌勒佛,供奉明王、無生老母等神,其最早可追溯到東晉時期淨土宗慧遠和尚建立的白蓮宗。
白蓮教教義簡單,宣揚棄惡從善,追求精神超脫,其教義吸收了部分儒家的倫理道德觀念,又吸納了佛教的修行解脫思想和道教的神仙方術等內容,這些東西極契合底層百姓的精神需求,為那些孤苦無依的窮困百姓提供了精神依託。
而山東地區因黃河氾濫、旱災盛行,本就有大量貧苦百姓,再加之儒風盛行,恰與白蓮教義中的儒家道德觀極是契合。
是以,白蓮教在山東一帶極是盛行,不光貧苦百姓好修行傳教,甚至連不少官員士紳都牽涉其中,而這齊可恭,也恰是白蓮信徒。
此刻敲門之後,齊可恭念出教旨口令後,院門倏然開啟個小縫,裡面探出個腦袋朝四下張望幾眼,隨即將院門拉開。
齊可恭朝門人點了點頭,隨即快步閃身入院。
小院不大,前院裡綠樹成蔭,只中間留了道石子小徑,通往裡屋正堂。
齊可恭快步透過小徑,走到正堂門前,當即雙手合抱胸前,朝堂內躬身行禮道:“見過智塵上師。”
大堂中,一個仙風道骨的中年道人轉過身來,朝齊可恭微微頷首。
齊可恭快步走到近前,再次行禮道:“稟上師,信徒已說服齊王,參與咱們的計劃。”
聞言,智塵上師眉梢一挑,嘴角微有上揚道:“他沒有發現什麼吧?”
齊可恭當即輕笑道:“上師放心,齊王什麼都不知道,他只是想著藉此機會,去和晉王兄弟相爭,故才刻意搗亂新政。”
“好!”
智塵上師滿意點頭道:“此事……你做得很好,接下來還要依計劃行事,確保這次新政徹底失敗!”
齊可恭趕忙點頭:“上師放心,有信徒在齊王府暗中斡旋,咱們的計劃定能成功!”
“嗯!”智塵上師又恢復穩重姿態,仰身點了點頭,道:“此次你為我教立下大功,積功攢德,他日飛昇之時,定得無生老母庇佑,涅槃超脫!”
齊可恭眼裡泛出狂喜,他忙雙手合抱於胸,再鄭重行了一禮道:“多謝上師!”
在智塵上師的揮手示意下,齊可恭眉開眼笑地轉身退去,離開這小院。
待其走遠,院落復歸沉寂,這智塵上師沉定面容終於稍有變幻。
先是冷眼遙望天邊,嘴角淺淺勾起幽笑,隨即這笑容越發獰惡,竟演變成猖狂戾笑。
獨身一人戾笑許久,他才咬牙切齒,恨聲自語起來:“朱重八,你滅我孔家,怕不曾想過,我等竟託庇在你兒子手下吧?你想要清丈田畝,實行攤丁入畝……可咱偏生要叫這山東漫天烽火,要叫你的籌謀計劃付諸東流!”
智塵上師,這只是這中年道人在白蓮教中的稱呼,實則此人還有個俗家名諱,喚作孔希智,乃曲阜孔家之人,其輩分更在孔訥之上,算是孔訥的旁系族叔。
因並非出自孔家嫡系,這孔希智在家族並無前途,可他平日喜仙好道,常與方士來往,久而久之,他自與活躍于山東一帶的白蓮教扯上了干係。
白蓮教與儒家其實頗有淵源,其教旨融合儒家思想,有了孔希智這中間人引薦,孔家自與白蓮教暗生出不少勾連。
自那之後,孔希智便作為中間人,在孔家和白蓮教間串聯溝通。
而那日孔府被抄家,孔希智恰在白蓮教中,又因其不過偏門旁系,並未被朝廷注意上,故而漏網逃脫。
再至後來,孔家被滿門抄斬,孔希智索性徹底加入白蓮教,成為了現在的智塵上師,負責整個山東的白蓮教事務。
滅族之恨,孔希智從不敢忘。
當得知朱元璋要在山東推行新政時,他立馬意識到這是個為孔家報仇的好機會,故而才讓齊可恭去攛掇朱榑,他倒是要看看朱元璋知道自己想要施行的政策被親生兒子破壞後,是什麼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