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過臉上這才露出一絲如釋重負的微笑,一時間身旁的紅娘子還有那方才心神忐忑的巡撫鄒維璉等人也暗自鬆了口氣。
接下來一段時日,鄭家在這琉球之處好好招待李過、紅娘子還有福建巡撫他們這些招撫之人。
而招撫成功,琉球之處鄭家還有其水師全都皆由朝廷接管的訊息,也如同颶風一般迅速傳回到了福建一帶。
各處的世家大族、地方豪族聽聞,面露驚訝狀,難以置信。
“他鄭芝龍就這般降了?”
“不然還有如何?當下我大明春秋鼎盛,有太祖皇帝坐鎮,還有陛下御駕親征前往那朝鮮之處;遼東之處,那滿清八旗精銳如今都被關寧鐵騎一敗再敗,還有新式火器支援;這朝鮮之戰一旦勝之。
他鄭芝龍便如同那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多久,此時不歸降,更待何時?”
“中原之處已平,我大明再無亡國之相,反而有中興之象,還有太祖聖皇帝死而復生的神蹟。
他鄭芝龍又豈是那般蠢笨之人?”
“我大明贏定了!這天下各處大族全都歸於大明所有,難不成他鄭家就是什麼例外?”
起初一眾世家豪族還有所驚訝。
隨著漸漸分析,也就越發明白這是大局,已是國朝大事。
沒看到中原之處、江南之地那些世家大族、地方豪族十之七八全數歸順,只有少許意圖反抗,卻被一掃而空。
崇禎的京營新軍,還有那五邊都督洪承濤以及所率領的各地將領,全都將其拿下了。
到了這崇禎一朝。
世家大族還是非常聰明,所以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做出了最正確的抉擇。
“他鄭芝龍真的降了?”
五邊總督職務的熊文燦拍案而起,目中盡是難以置信之態。
前來彙報訊息的屬下聽後,蔚然一笑。
“大人。他鄭芝龍憑什麼不降?”
“這可是太祖爺發的旨意。如今大明天下,怕是除了那些滿清韃子暫且不知太祖的聖威!他鄭芝龍又如何不知?
意圖敢跟太祖爺反抗。
他鄭家從上到下、從老到幼,豈不全是要死無葬身之地、被抄家滅族嗎?
他鄭芝龍哪怕如何再英雄一世,可又如何能夠比肩得了三百年前的太祖聖皇帝他老人家?”
屬下侃侃而談,娓娓道來如今這大明的天下大勢。
何為天下大勢?
兵強馬壯者皆為大勢。
而在大明,論兵強馬壯,還有誰能夠比得過數百年前的洪武皇帝?
人心歸附,這便是天下的大勢。
熊文燦深深沉思,細想過後才苦笑一聲:“是極是極。”
“他鄭芝龍又如何能夠比得上我大明的開國太祖?”
“是本總督一時想岔了,鑽進了這牛角尖。
怪不得鄒維璉那老傢伙居然親自帶著兩位欽差招撫之人前去那琉球之處,看來這老狐狸從一開始就看透了這一點。”
“本總督這一次反倒是不如他了。”
熊文燦目中流露精芒,大手一張,目光頓時變得肅然:“傳令!總督府責令水師總兵還有其福建一應衙門的人,開始陸續和鄭總兵接壤,不可有激進之舉,只是名義程式暫時接觸,一切都需等到朝鮮一戰過後再行進一步的加深。”
熊文燦還是知曉如今的國朝大事,也明白太祖朱元璋為何在當下的這個時局拉攏他鄭家鄭芝龍的緣故。
恐怕再過不久,這鄭芝龍頭上掛著的那個“副總兵”的“副”字,也就要變為“正”字了,在這福建之處才算得上名副其實真正的水師一把手。
甚至在不遠的將來。
他鄭家還有他鄭芝龍在水軍這一方面,怕是要成為頭一號的扛把子,成為武將勳貴之內新崛起的存在。
福建鄭氏之名,或許也要在這中原之處落入各方世家大族的眼裡。
等到屬下退去,熊文燦在這古色古香的書房之內再度抽出抽屜,拿出裡面李過、紅娘子二人到了福建之處後,身邊那位宮裡面的公公轉瞬給他遞過來的一份紙頁。
正是朱元璋的旨意。
責令他這五邊總督熊文燦與海禁一事大加嚴管。
朝鮮一戰過後,朝廷便要拿此事開源。
看著那封旨意,熊文燦誦讀數遍之後,從字裡行間感受到太祖他老人家的決心,才小心翼翼地將其重新放回。
內心卻不由得一陣苦笑。
自洪武年間,太祖朱元璋定下海禁一事。
雖說其後到永樂一朝,有三寶太監於海外大肆巡洋,為大明海外之處打響名氣,大大增加,可在其後的年間,海禁便無聲無息再度實行。
但對於他這位五邊總督熊文燦。
同樣也是世家的一份子而言,海禁明面是“祖宗之制”,不過實則是這福建、兩廣之處的各處世家大族和那些商賈合作,以此來形成的壟斷之勢。
明面之上不許任何人行海禁,可私底下他們這些人個個都是海外貿易的大戶,之所以在朝堂之上拿“祖宗之志”來說辭。
無非便是不想讓朝廷下場分這一杯最大的羹。
而現如今,太祖皇帝似乎從這仙界下凡,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也明白了這海上貿易的巨大利潤。
“這下福建、兩廣之處又不知要死多少人了。”
熊文燦感慨一陣,隨後目光閃過一道堅定之色,縮了縮脖子的他立刻著手,洋洋灑灑揮毫筆墨寫了一封家書。
他家原本對於海上貿易也是參與不多。
可隨著熊文燦來到這福建擔任戍邊總督一職之後,俗語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如今他熊文燦近水樓臺先得月,又豈會不靠海吃海?
自然是這海上貿易的一份子,只是其數量不多罷了。
所以如今壯士斷腕,還是很容易能夠把這伸出去的手給縮回來,實在不成就將這近年來吃下肚子裡的再吐出去。
總比一家老小全都死光光要來的強。
待到日上三竿之時,熊文燦將家書已透過四處重新拔地而起、新建的驛站那些驛卒給寄了出去。
他剛出了府院,朝外行走之時。
忽地目光在邊上一掃,卻是在這街道四處看見了不少錦衣衛的身影。
以小見大,管中窺豹。
“太祖爺這是已打算佈置了,大破大立。待來日,待了朝鮮那大勝之威,在福建、兩廣靠海之省,又有誰能礙得了太祖爺的宏圖偉業?”
熊文燦腦中一頓思索,快步重回他的府院,又寫了一封書信,將對家族與海貿的態度又複述了一遍,更堅決表明誰若是敢支援此事、負隅頑抗,待他熊文燦返回家族之時,必要將其逐出族譜,永世不得返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