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從帶朱元璋逛紫禁城開始

第610章 於家搬遷!小神童

能在這小小年紀圍在於謙旁邊的,放眼大明算不上什麼神童,可放在這小小的錢塘縣裡面,也絕對算得上百裡挑一。

可惜他于謙是千載難逢的奇才,起碼到目前為止。

他見過很多百裡挑一的小神童,可那些小神童在他面前都要稱呼他一句“於哥哥”。

“於哥哥,這道題怎麼解?”

扎著麻花辮的小丫頭,穿著乾淨整潔的粉紅衣裙走來,脆聲脆氣地問道。

于謙嘆了口氣,正準備呵斥幾句,可看著小丫頭小臉蛋紅撲撲的,小眼睛煞是好看,還露出副委屈巴巴的小模樣,于謙還做不到日後的“橫眉冷對千夫指”,只能夠耐著性子繼續教導起來。

“這樣這樣,那樣那樣……”

于謙感覺自己快成了一個小夫子了。

實學一道可是講究天賦的,這天賦男女都可能有。

再加上如今的工部之內還多了幾個女工匠,而且還做出了不少政績,給身後的家族帶來了不少好處,所以使得各個地方的豪族、世家大族,原本就有意讓女兒家富有詩書氣質,如今自然是更進一步,也願意讓家中的女兒家在實學一道上繼續鑽研。

萬一也能成為下一個女工匠,那對家族好處多多。

對於家族真正的掌舵人而言,這也費不了多少資源,無非就是多了一份希望罷了,在聯姻的基礎上又多了一份其他的用途。

家族用人就是這樣,雖顯冷酷無情,卻是壯大自身最有效的方式。

只是看到孩童們如此從小一起青梅竹馬、嬉戲玩鬧、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那小丫頭家中的長輩便同於老太爺開口言笑道:“不若給兩個孩子定個娃娃親可好?”

“這事可得聽他爹的,我這個老頭子不中用嘍。”

於老太爺笑呵呵地略過了這個話題。

在他眼裡,自家的孫兒日後可是要去國子大學的,指不定還能在工部之內擔當侍郎乃至尚書,那可是真正的大才。

怎麼可能會在這小小的錢塘縣之內被埋沒?

這婚姻大事,更不可能如此輕易定下來。

幾日之後。

杭州府那邊張貼了榜單,府衙的衙役們敲鑼喝采,一個個前往中榜之人的家中報喜:“中了!中了!恭喜張少爺中了。”

中的雖然並非是國子大學,但也是有了一個舉人功名。

“也好,也好。”

“實學一道我本就不算長進,得了個舉人還能有個官身。”

張家少爺露出慶幸之意,可隨後不免問道,“那位於家的麒麟子如何?”

那衙役輕笑一聲,眼珠子滴溜溜一轉,當即朝著於家的方向直奔而去,再次大聲喝道:“中了!中了!”

“恭喜於家的小少爺,已然考上了國子大學,甚至還得了個舉人功名。”

此刻,其他衙役也朝其他中榜之人的家中而去,但真正能踏入實學之道的卻少之又少。

而能直接考中國子大學的,含金量不亞於後世中了清華北大一般。

放眼整個杭州府,除了于謙之外,也就另外兩人能中,而且那兩人,一人早已二十五歲,另一人更是將近而立之年。

論及潛力和日後的前途,自是比于謙這個孩童相差甚遠。

不過即便如此,也依舊讓他們兩人欣喜若狂。

舉人功名只是半個官身,能不能候補得到還不一定;而實學派系再加上舉人功名,那便是板上釘釘的官紳。

尤其他們兩人年紀還不算大,而且還一舉考中了國子大學,代表著哪怕入了朝當了官紳,日後的前途也是錦繡得很。

而這一切,自然也比不過於謙這個孩童。

似他這般年紀,便有了舉人功名,還入了國子大學,待到從國子大學出來,恐怕不用參加進士科,便能一步登天,直接進入工部,被重點培養,未來的前程可比他們這些尋常官員只高不低。

其含金量雖然比不得之前科舉史上的狀元,但也絕對能比得上三甲之上的進士之身,甚至只高不低。

“恭喜於老太爺,賀喜於老太爺。謙哥兒中了,考上了大名鼎鼎的國子大學。”

杭州府裡面的知府大老爺、同知,還有通判等,個個都來了錢塘縣於家的大門前,縣城裡的大戶、縣衙裡的縣太爺也全都跟了過來。

他們錢塘縣出了這麼一個京華學子,當然要好好大說特說一回,這對他們這小小的錢塘縣好處也是不少的。

“哈哈哈。”

看到衙役報喜,還有面前的知府大老爺親自登門,於老太爺歡聲笑語,趕忙將這一眾賓客全都迎到家中好好招待。

錢塘縣的知府對於老太爺也是高看一眼。

兩人推杯換盞之間,說的也都是官場上的漂亮話。

“謙哥兒上了國子大學,日後在工部之內、在實學一道上,必定能佔得一席之地,日後常居高位,可莫要忘了咱們這鄉里鄉親的。”

“知府大老爺說笑了,我家謙哥兒年歲還小,哪怕日後真入了工部,也是萬萬比不上知府老爺您的。”

“於兄長這就見外了,你我之間何必如此客氣?”

幾人笑而不語。

於老爺子家中很快也就認下了這杭州府的“親戚”。

一日光景過去,將這些上門的賓客全都招待完了。

當夜家中,於老爺子、於延昭、於母,包括謙哥兒四人端坐一塊兒用晚飯,說著家中的大事。

“謙哥兒眼下既然考上了國子大學,那在錢塘縣之內也不能多待了,也是時候籌備著前去洛陽新都了,可有什麼顧慮?”

於老爺子問道。

同時,於延昭還有於母也通通看向他這小小年紀的孩兒,似是于謙上了國子大學之後,在於家之內的地位也大幅升高。

已然和他們這些大人們平起平坐,相差不遠了。

“那便去洛陽新都。”

于謙搖晃著小腦袋,緩緩開口言道,“想來那洛陽新都的實學、國子大學之中的物理、微積分,應當是要比這杭州府內的精深許多的,是不是祖父?”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