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這一日也來了,在這奉天殿內親眼目睹。
“太子殿下朱標文成武德,監國期間從未出錯!請陛下成全。”
“如今我大明萬萬離不開陛下,但更離不開殿下。上古聖賢有互讓之舉,如此美事,再次出現於我大明一朝,乃是聖賢之舉,該當銘記。”
“還望殿下成全,成全朝堂,成全我大明天下。”
“本宮絕然不可。”
心頭早已定下了事宜的朱標,此刻拒絕起來也顯得煞有其事。
第一次,然後是第二次。
緊接著是第三次。
最後,朱標才勉為其難地坐上了那天子之位。
不過還需舉辦了登基大典之後才算是真的落實。
不過即便如此,三辭三讓的戲碼過後,太子朱標在這朝堂之上本就特殊的地位。
於是變得更加特殊,似乎儼然間已是眾人眼中再進一步、更為名副其實的天子之人。
……
登基大典選了個良辰吉日,由禮部官員親自擬定,隨後兵衛相隨,其他部門重臣也一一前往。
舉辦當日,洛陽新都百姓紛紛圍觀追隨,那大明軍校和禮部商量好的章程,四處都有著軍校學員,齊齊如影隨形一般四處佈防。
登基大典之上,雖未妄動刀兵,但實學新造的火炮一一擺放而出,代表的是大明當今聖賢之物;還有熱氣球從天而降,大明王旗如天宮降臨一般,神蹟昭顯,更能夠藉此宣揚朱標這位大明天子的正統性。
君權神授,古往今來一直都有,雖未去那泰山封禪,但在這洛陽新都舉辦的實學登基大典,照樣辦得如火如荼、熱鬧無比。
一系列的流程全部走完,群臣百官連同陸羽這位實學聖賢,也都位列其中,齊齊俯身下拜,最後雙膝下跪,高呼:“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著這一聲從未有過的呼喊響起,大明儼然又是翻開了全新的篇章。
而在這登基大典之外的高臺處,朱元璋、馬皇后夫婦二人,也親眼目睹著子孫擔起了這朱家江山的重擔。
“標兒他一定可以的。”
朱元璋滿面含笑,寄與了無限的期待。
一旁的馬皇后也連連點頭,柔和的眼眸之中,也浮現出濃濃的笑意來。
雛鷹總是要長大,翱翔於天際。
他們這些做長輩的能扶持到如今這一步,便已然足夠了,剩下來的路,自然是要他們一步一步前去走的。
俗語有言,一朝天子一朝臣。
登基大典過後,本該在朝堂之上發生的人事變遷,卻只是發生了幾個再尋常不過的調動:原太子府之中的黃子澄伴讀升為翰林學士,齊泰則為兵部侍郎,還有其他的屬臣也都經歷了一部分的升遷。
但多數都在朝堂重臣的接受範圍之內。
要知道,如今在這奉天大殿之上的群臣,本就是實學官員,而朱標這位朱家子弟,在實學官員之中的分量絲毫不低。
再加上如今朱標登基為天子,成了皇帝,在實學派系之中的地位再次大幅度提升。
本就是他們這些實學官員所一直追隨的物件,實學一派本就是東宮太子一派,到了如今,本就是天子一派。
所以哪怕東宮這些屬臣追隨朱標多年,可也不好將如今朝堂之上的這些實學官員革除,以此來讓這些人取而代之。
若真做出此事,朝野動盪、國家不安,恐怕就連那在後庭之中養老退休的朱元璋,也萬萬不會答應。
大明可是好不容易才有了如今這般景象。
情況雖並沒有如東宮大多數臣子想象的那般,但也的確是好轉了不少。
他們也能夠明白,當今洪武一朝過後的新朝,如今的朝堂局勢早已被定下大半,不是他們這些東宮臣子想如何便能如何的了。
這一日,武英殿內。
文華殿大學士吳沉、武英殿大學士宋濂,還有其他實學官員,紛紛探討著新朝的年號。
洪武一朝已然成了過去式,當今的天子乃是朱標。
那麼這年號自然也是要更改一番才成。
“天元如何?”
“開元盛世乃是大唐貞觀年間,如今洪武過後,我大明天元自當能壓得住他大唐一頭。”
聽聞此言,宋濂呵呵一笑,隨即搖頭:“此年號不妥,大唐怎能同我大明相提並論?如今我大明實學盛世,且還是同他大唐比個什麼?”
“依我看,我大明當萬事昌盛、永世不衰,不若便換為泰昌如何?”
“取國家太平、長治昌盛之意。”
宋濂開口,這“泰昌”二字,日後也自是大明後續天子可能會用的年號。
隨後亦有其他的幾個年號被探討著拿出,最後定下來足足三個年號,這才交到了朱標的面前。
如今朱標在這武英殿內,才算是名副其實的天子。
“天盛”、“天元”、“泰昌”三個年號,落在了朱標的眼眸之中。
朱標淺淺一笑,便直接定下了當頭的那個年號。
隨後,在洪武一朝過後,便成了天盛一朝。
此事定下,禮部那邊迅速更改,這“天盛”一朝的官員也開始各司其職,繼續謹慎行事。
而天盛一朝,才是實學一眾官員真正井噴的重要時刻,勢必會在此朝年間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巔峰。
洪武一朝,實學官員重在培養,數十年過去,如今才漸漸嶄露頭角、四處遍地開花。
雖說在前些年便已有了遍佈五湖四海的勢頭,可到如今才漸漸全數入駐中樞,成了鞏固朝堂的重臣。
天盛一朝,寓意的正是這大明的國勢能宛若上天一般長久興盛下去。
這才是朱標心中所念。
當此年號落到朝堂眾臣、百官的耳中,禮部尚書馬君澤連連點頭:“天盛一朝,好。”
還有如今也加入了禮部、擔任禮部侍郎的方孝孺,面露沉思之色。
他掌管《大明日報》許久,最是擅長在字裡行間揣摩旁人心意,此刻也似是能夠從這新年號中看出他們實學一派未來的繁榮。
只是此刻,方孝孺內心忍不住生起妄念來:俗語有云,盛極而衰,我實學一派,可否也會有那一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