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阿斗,不用人扶

第37章 江東危機

江東,建業!

赤壁之戰後,孫權從京口移治秣陵,在石頭山築城,取名石頭城。

遂改秣陵為建業,寓意“建立帝王大業”。

石頭城跨水而立,臨江控淮,恃要憑險,是東吳水軍江防要塞和城防據點。

一艘快船如飛箭般順水進入石頭城水寨,片刻之後,寨中鼓聲大作,船帆鼓動,水軍往上游方向開去。

石頭城守將全琮不等水軍集合完畢,便騎馬趕奔建業報信。

數日前荊州戰事接連變化,陸遜派人報信,請建業、柴桑出兵支援,營救吳侯和江東將士。

訊息送到,江東一片震動,但張昭卻十分冷靜,料定這是蜀軍散佈謠言。

陸遜不過是個白臉書生,不知兵法謀略,中敵之計。

否則荊州戰事有變,大都督呂蒙為何不求援,吳侯為何不傳令,偏偏讓一個書生出頭?

眾人也以為這是關羽的疑兵之計,遂嚴令各處按兵不動,靜候訊息。

沒想到探馬還沒回來,吳侯的使者到了,全琮見信方知陸遜所言非虛。

趕緊先派派出三千水軍後,親自到建業來報信。

一路上吹著寒風,心中五味雜陳,甚至泛起幾絲酸楚,差點流下淚來。

原來在呂蒙出兵之前,他就曾上疏奏議討伐關羽之計,但如同石沉大海。

他本以為孫權沒有出兵之意,現在看來,他們那時候已有預謀,但唯恐事洩,所以沒有回應。

吳侯寧可帶著朱然、丁奉等人出征,也不帶上獻策的自己。

這是對自己不信任啊!

一腔熱血的全琮心中倍感失落。

他多次自我反省是計策太過幼稚,沒有顧全大局。

也曾感嘆過懷才不遇,報國無門。

誰知到頭來,小丑竟是我自己!

前幾日陸遜求援,自己還想報恩,請令出兵,卻又遭嘲弄。

現在我倒要看看,張昭他們延誤戰機,又如何應對?

全琮將孫權密信交給張昭,便站在一旁一言不發。

此刻他唯一擔心的就是老父親全柔,正擔任桂陽太守。

長沙失守,桂陽情況如何,卻隻字未提,想來也是情況危急。

“匹夫,呂子明誤我江東!”

張昭看了書信,氣得鬍鬚翹起:“老夫早就說過,出兵必敗,關雲長豈能輕易被他騙過?若早聽老夫之言,何以有今日之敗?”

看張昭大罵呂蒙無謀,全琮訕訕低頭,畢竟這也是他的計謀。

不由心中腹誹,你老人家前幾日還說不要貿然出兵呢!

若早幾日出兵,我現在已經到了江夏了!

孫權親征,江東諸事都交給張昭,命人傳令升帳議事。

府衙之中,張昭咬著牙將荊州實情告知眾人,想起幾日前的高談闊論,老臉火辣辣的。

呂蒙身陷江陵、孫權被困益陽,三萬精兵全軍覆沒。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