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風吹到了江陵!
隨著漢中王傳下的一道詔令,百姓歡呼奔走:從今年開始,只收田賦,免除口賦,無田的百姓不再納稅。
但與此同時,所有田產都要重新測量登記,沒有田地的百姓登記戶冊後,可按照人丁分田,三年內免賦稅。
訊息傳出,滿城歡騰,百姓無不稱讚漢中王恩德,以前隱匿的人口都紛紛報上來。
從武陵回來的馬良看著資料,慨然道:“不想經歷一場兵變,江陵人口不減反增。世子這‘攤丁入畝’的良策一旦全境推行,必將人丁興旺,萬民歸心吶!”
“阿斗此番改制,足比商鞅變法。”
劉備欣慰而笑,旋即又嘆道:“荊州剛經兵變,豪族多被剷除,此策方可順路推行,但在益州境內,恐怕……”
世家豪族的土地田產最多,但常瞞報人口,偷稅甚至不交稅,江陵被清洗一遍,沒有什麼阻力,但要在其他地方,很可能還會引起兵變。
“父王不必擔憂,自古只要我們的政策是為百姓,何懼他豪族反對?”
劉禪卻冷笑道:“豪族鬧事,比之張角黃巾之亂又如何?”
劉備雙目微凜,點頭道:“張角他們之所以發動浩劫,皆因百姓無地可種,無處可去,才不得不鋌而走險。”
從底層走上來的人就是不一樣,劉備一眼就看出了問題的本質。
劉禪道:“聖人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只要我們以民為本,不再依賴世家豪族,必將再造大漢。”
“得民心者得天下!”劉備眼中閃過一道精光:“再造大漢!”
從起兵之日開始,他就以高祖為榜樣,以世祖為楷模,矢志匡扶漢室。
但常思二帝所創基業,最後都腐朽沒落,始終不得其解,沒想到今日卻被劉禪一語道破。
其實以民為本,自古就有不少聖人提出,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
馬良嘆道:“此政雖利百姓,卻不利豪族,目前只在江陵推行,但訊息傳出,恐怕會引起人心動盪。”
劉禪點頭道:“任何一項改革都難免流血犧牲,甚至不亞於一場戰爭。商鞅變法,也被宗室反對,甚至遭到士族汙衊至今。”
“但沒有商鞅,何來的強秦,又何來的華夏一統?”
“阿斗言之有理,變法亦是戰事。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在平亂之時一併推行新政,否則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劉禪一句話,讓劉備瞬間堅定起來,撫須道:“若有什麼罵名,便讓孤來一人來背吧!”
劉禪聽得一陣感動,這就是那個一心為民,矢志不渝的昭烈帝。
原本他打算藉著關羽現在的威望,先在荊州推行新政,等自己上位以後再全面推廣。
但劉備何嘗不知道這一點,他願意主動承擔這個風險和惡名,為自己鋪平道路。
這不僅僅是老父親對兒子的溺愛,也是對大漢再興的擔當,更是對天下百姓的憐憫。
其實劉禪想告訴劉備的是,現在改制,可比後期容易多了。
尤其明朝之後,給了官僚豪紳免稅特權後,再想改制那就是讓他們割肉放血。
不過這一切都需要循序漸進,先從江陵開始,再調整利弊慢慢修正。
正討論新政的時候,糜威帶著一人匆匆進來,稟報道:“上庸劉將軍派人送來急報。”
“哦?”劉備眉梢一挑,劉封不親自來江陵,派人送信是什麼意思?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