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本該是萬家團聚,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
但荊州因為江東的偷襲,鬧得雞犬不寧,人人自危。
還好漢中王及時出現在江陵,穩定局勢,百姓們在安寧的同時,無不咒罵呂蒙和孫權。
呂蒙在千萬詛咒之下,終究還是沒能熬過年三十。
孫權派使者趕到江陵求和,劉備讓諸葛瑾和呂蒙在後堂偷聽。
聞知孫權將偷襲江陵的過錯全推在呂蒙身上,並願將其交給關羽任意發落的時候,諸葛瑾聽得愣住了,呂蒙更是雙目泣血,渾身顫抖。
他艱難地轉頭,看著一臉錯愕的諸葛瑾,喃喃道:“當真因我連累吳侯,害了江東?”
此時想起劉禪說過的那番話,呂蒙已是心如死灰。
諸葛瑾看著呂蒙,抓住他的手想要安慰,但不知該如何開口。
兩人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吳侯……”
呂蒙嘴巴張了張,終究還是沒有做任何辯解。
默默流下兩行血淚,仰天長嘆道:“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諸葛瑾忽覺呂蒙的手緩緩垂了下去,抬頭看時,已嘴角溢血而亡。
哀莫大於心死,這對他來說反而是解脫。
諸葛瑾頹然坐在石階上,屁股上傳來的冰涼遠不及心中淒涼。
曾經意氣風發的少年,親賢貴士的吳侯,神武雄才的江東之主。
什麼時候變成了這樣?
逍遙津大敗、背叛盟友、偷襲成癮、推卸責任、反覆無常……
難道真如劉禪所言,吳侯這十幾年的賢明英武,全靠周瑜和魯肅的輔佐?
一個統兵於外,一個籌劃於內,自從換了呂蒙後,昏招頻出,為天下人所笑。
劉備安排使者休息,與法正商議對策。
放走孫權無異於縱虎歸山,但殺了孫權勢必引起江東報復,曹操絕不會坐視。
連年出兵,以漢軍現在的實力,根本無法兩線迎戰。
法正卻淡笑道:“此乃孫權緩兵之計也!”
“何以見得?”
“孫權若果真悔過,有重新結好之意,就該放下刀兵,親自到江陵來認罪。”
法正喝著華佗為他開的藥,近來氣血舒暢,整個人也精神許多。
“此人雖有雄略,卻也是個驕矜自傲之人,前有逍遙津之敗,如今又遭此挫敗,如何再能回江東?”
“如今他退守益陽,與我虛與委蛇,必已從江東暗中調兵,乃至與曹賊勾結,意圖反敗為勝。”
“碧眼兒安敢欺孤?我要將他親自抓來審問!”
劉備大怒,就要命趙雲立刻出兵攻打益陽,捉拿孫權。
法正卻道:“大王息怒,吾軍疲憊,曹軍何嘗不是如此?吾料曹賊未必會如孫權所願,且先打探訊息,再做籌劃。”
劉備從其計,馬上命人嚴密監視東吳動靜,讓關羽也小心防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