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阿斗,不用人扶

第91章 孫權的價值

左鹹剛走,後堂便探出三個身影,張飛大笑著走出來。

三個為老不尊的傢伙,竟然聽牆根?

“呃……看孫權的態度,這是還沒意識到自己是砧板之魚,想拿著吳侯的架子來公平對話。”

劉禪聳聳肩:“既然如此,那就熬著,拖的時間越長,局勢對我們有理。”

張飛冷哼道:“阿斗說得對,要是依著俺,碧眼兒如此坑害二哥,俺捅他十幾個透明窟窿才解恨!”

劉備撫須嘆道:“如今回想起來,自周瑜用美人計,意圖挾持阿斗為質,到呂蒙兩次偷襲荊州。可見江東鼠輩圖我之心不死啊!”

劉禪點頭道:“所以這次抓住孫權,絕不能放走他!”

就憑孫權殺了關羽,劉禪就很想砍了他,但為了大局,還是隻能剋制。

當時東吳哪怕偷了荊州,把關羽父子抓起來談判,結局也不會那麼慘。

全都是因為孫權的妒忌和短視,造成兩國元氣大傷,讓剛剛篡位的曹丕渡過危機。

如果孫劉兩家重歸於好,趁著曹丕篡位,兄弟內鬥,北方人心大亂,兩路北伐,至少能把曹魏打回河北去。

既然孫權短視無謀,那就當個肉票好了,這是他唯一的價值。

等到劉封拿下豫章的時候,東吳也就徹底失去了談判的籌碼。

再有張昭父子推波助瀾,取江東基本不費吹灰之力。

反正不管怎麼看自己這一方都不虧,大不了少從江東世家那裡撈點油水。

但孫權你是在賭命啊,看誰沉不住氣。

東吳一直左右搖擺,除了那些世家只想求穩外,主要原因還是政治目標不夠明確。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位高權重,劉備匡扶漢室,人心所向。

東吳前期周瑜和魯肅的謀劃都是打著匡扶朝廷的旗號,曹丕篡位後就尷尬了,無奈做了大魏吳王。

比起曹操和劉備,孫家只能算是整合了江東各個士族力量。

從後世的眼光來看,東吳更像個集團公司,大家都是股東,只是迫於孫策的強勢,讓他做了董事長。

孫權能保江東,這個董事長還能繼續坐下去,一旦江東有了危機,大家首先想的不是怎麼面對危機,而是先把董事長換掉。

曹魏後期還有宗族子弟和嫡系誓死反抗司馬氏。

蜀漢就更不用說了,整個班子直至最後時刻都沒有臨陣反叛的,姜維一個降將,竟然為蜀漢戰鬥到最後一刻

再看東吳,後期還在為各自的利益內鬥,大晉水軍兵臨石頭城,望風而降。

現在東吳群龍無首,趁著曹操病死,曹丕奪權直接拿下不香嗎?

經過劉禪一番分析,再加上法正的肯定之後,劉備的目標更加明確,自覺距離中興漢室又進一步。

“哈哈哈,阿斗所言極是,五六十歲正是拼搏的年紀。”

劉禪最後一席話,引得三兄弟開懷大笑。

吃過午飯後,馬上與眾文武商量接下來推行的新政和改制。

屯田和商業是基礎,培養人才和發展科技才是根本。

水淹七軍後,關羽雖然威震華夏,但後繼乏力,糧草儲備匱乏以及統籌不足的短板就是例項。

蜀漢後期人才青黃不接,累死了丞相,靠著姜維一個人苦撐,這都是深刻的教訓。

這一次趁著荊州大亂,豪族又暗中作梗心虛的時候,正好大刀闊斧進行改制。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