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阿斗,不用人扶

第174章 三世老臣

“哈哈哈,朱君答應的事,在整個丹陽有誰還敢質疑?我祖郎和四位頭領受兩代吳侯之恩,這個忙我們幫定了!”

丹陽故鄣縣臨水的朱家花園中,行裝各異的山越人圍著石桌大快朵頤,大堂中不時傳來歡笑之聲。

這正是丹陽名宿朱治的宅院,朱治掌郡政三十年,勤於理事,自奉儉約,為東吳股肱,郡內尊稱“朱君”。

三年前丹陽郡守孫瑜病逝,見丹陽郡匪患不斷,又思戀故土,便求歸故鄣屯守,以鎮撫山越。

朱治請孫權授予山越頭領祖郎宗帥,二人共同治理丹陽,短短三年時間,非但故鄣境內百姓安樂。

附近山越頭領在祖郎號召之下拜謁朱治,為其所折服,與郡內百姓和睦相處,商貿互市,一片安定。

可惜好景不長,轉眼之間,出征荊州的人馬全軍覆沒,養子朱然也死於江陵。

朱然雖非親生,但也是親外甥,從小追隨自己長大,才收為養子,與親生骨肉並無區別,一時間令他悲痛欲絕。

當然更讓他揪心的還是孫權,這個少主不會用兵,卻偏偏性情高傲,不滿於守衛江東,明裡暗裡與兄長比功績,總想超越孫策。

誰知弄巧成拙,攻合肥一敗塗地,這一次偷荊州反將自己置於險境。

幸好劉皇叔寬仁,同意用錢糧贖人,若是被曹賊擒於合肥,只怕此時墳頭草都有三尺高了。

等到吳侯被贖回江東,才鬆了口氣,哪知數日之後又有訊息傳來:江東易主!

朱治聞報,以為自己耳聾眼花,聽錯了訊息,再三詢問,方知千真萬確。

歷經三世,父子二人浴血奮戰,將士用命拼殺的江東基業,號稱三江之固、國富民強的東吳之地,就這麼輕易丟了?

朱治為此大哭一場,大罵劉備偽君子,欺世盜名,言而無信。

但這一切已成定局,當孫瑜之子孫彌拿著顧雍等人的勸降書信來見時,他知道大勢已去。

正準備舉家退進黟山隱居,從此不再過問世事,孫暠的一封信讓他重燃鬥志。

身為東吳三世老臣,辛苦打下來的基業不能拱手讓人,堂堂吳侯不能任人擺弄,朱然之仇也不能不報!

孫堅這一支雖然青黃不接,但孫靜這一支卻正值當打之年,若能召集舊部,以雷霆之勢奪回建業,捉拿劉禪,東吳基業尚能保住。

孫暠的計劃看似可行,但執行起來卻難,江東精銳盡喪於荊州,要想殺到建業談何容易?

只是調回鄱陽湖的一萬多水軍,再加上丹陽兵馬也不過兩萬,還不足以一戰。

思索再三,朱治不得不求助於山越,請祖郎聯合眾頭領出兵相助,許諾重新奪回江東,便封祖郎和幾位頭領為王,永世不必納稅。

大堂之上,祖郎帶著四位頭領向朱治敬酒,每個人紅光滿面,鬥志昂揚。

朱治言道:“祖大帥文武雙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當年討虜將軍交鋒,互有勝負,此番出山,必能大獲全勝,再建奇功。”

“哪裡哪裡!”祖郎光禿禿的前額上一片通紅,反倒有些不好意思地擺擺手:“朱君謬讚了,我祖郎何德何能,敢與江東小霸王相提並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