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彌和朱才領兵回到宛陵,將朱治反攻建業之意告知眾官員,命人準備錢糧武器,全力支援山越軍。
只聽一人言道:“蜀軍與吳,乃大漢之民也,兩家爭鬥,雖各為其主,亦為天下百姓。山越,蠻夷殘暴之徒也,非我族類,不服王化,作亂數百年,殘害百姓無數。”
“今吳蜀交鋒,如兄弟之爭,何用異族之兵?正所謂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今反其道而行之,養虎成患,恐反遭其噬,請明府三思。”
朱才聞言勃然大怒,厲喝道:“放肆,你是何人,安敢在此質疑吾父決策?”
孫彌忙介紹道:“此乃西部都尉周魴,因征討錢塘盜寇有功,擢升於此,本是為防備山越作亂的……”
“哼,一個小小的都尉,也敢在國事上指手畫腳?”朱才冷哼一聲,擺手道:“叉出去!”
孫彌忙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際,這周魴頗有用兵之能,丹陽兵馬全仗他訓練。”
朱才冷嗤道:“如今吳侯被蜀軍坑害,正是齊心救主之時。汝不思出兵討敵,還以山越為敵,東吳若亡,你那些功勞有何用處?”
周魴抱拳道:“吳侯中計,理當由我江東人馬去救,若用異族,恐為人所笑。”
“哈哈哈,好個無知的書生!”朱才怒極反笑:“如今江東人心離散,如山越肯救吳侯者又有幾人?當年討虜將軍也曾厚待祖郎,吳侯安置山越萬餘戶,現在正是他們報恩之時。”
孫彌勸道:“聯合山越救主,乃是朱君定計,想必另有深意,周都尉不可妄自揣測。”
自己雖然是丹陽太守,但這幾年能坐穩這個位置,他知道全靠朱治坐鎮。
“若是驅虎……”周魴嘴巴動了動,抱拳道:“屬下願聽將令。”
朱才雙目微眯,見周魴竟能猜到朱治的用意,遂不再與他計較,又清點其他軍馬。
沒想到丹陽竟還有騎兵兩千,原來年前吳侯向曹操朝貢,並派王惇到北方買馬,帶回來後在丹陽募兵訓練。
再加上從鄱陽調回來的孫茂萬餘水軍,丹陽人馬湊足兩萬,三軍齊整,不由信心大增。
所幸丹陽乃是江東重地,連線鄱陽、廬江,這些年糧草兵馬都經由此地籌備轉運,儲備充足。
不一日祖郎領山越大軍趕至宛陵,孫彌命人派發兵器鎧甲,眾頭領無不大喜。
府衙中設宴款待山越頭領,朱治命人送來文書,已表祖郎為黟王,其餘四位頭領各以所駐守的山為大王,事成之後,將涇水以西四縣割讓山越,由他們自行治理。
朱治同時在信中承諾,只要攻破建業,任由山越劫掠三日,吳軍不予干涉。
如此優厚的條件,頓時讓眾頭領人雙目放光,建業可是東吳國度,富庶非常,三天時間能搶多少好東西?
祖郎已經迫不及待,抱拳道:“孫太守,救人要緊,明日就出兵吧!我們山越的大刀已經飢渴難耐了!”
“大王稍安勿躁,兵法雲:先謀而後動!”
朱才笑道:“如今牛渚守將駱統也投敵,距離宛陵不過百里,不得不防!家父之意,要我等兵分兩路:一路取蕪湖,一路攻建業。建業城池險固,山越不善攻城,不如大王取蕪湖……”
“誰說我們不會攻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