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不被騎

第455章 奚人

然而在魏收所做的《魏書》中,宇文氏卻不是鮮卑人,而是“出於遼東塞外,其先南單于遠屬也,世為東部大人。其語與鮮卑頗異”,將宇文氏開除鮮卑國籍,將其族狠狠定位為匈奴族。

這一來是表明北魏正統在東魏,作為漢人的高歡,無論怎樣都比匈奴人宇文泰高貴一些;其次也是惡意的歷史隱喻,早年匈奴人赫連勃勃在關中建立夏國政權,為北魏所滅,無疑是對齊國消滅周國的期待與隱喻。

所以理清了脈絡,就能發現宇文氏和庫莫奚同出一脈,祖上大機率都是匈奴人,至少也是有匈奴血統,而後都融入了鮮卑政權,所以高殷才借用魏收所做的《魏書》原話,稱庫莫奚為東部宇文之別種。

在北魏早期,包括庫莫奚在內的周邊民族向北魏朝貢,中期則進入了北魏邊境,而後由於魏末的動亂,原本負責鎮守邊疆的六鎮反而起義作亂,這就給了北部的庫莫奚滲透的機會,彼時六鎮廢棄,北方大片地區了無人煙,庫莫奚趁機將勢力發展到了代郡,之後高歡重建東魏朝廷,但還沒有餘力徹底干涉,只在名義上控制了代郡而已,一直到天保三年,高洋在代郡迎戰庫莫奚,才奪回了這塊重地。

此前北魏時期,庫莫奚一直與魏廷保持著基本的朝貢往來,在高洋登基建齊後,柔然和庫莫奚也一同遣使朝貢,但高洋沒有延續北魏的緩和政策,而是選擇了強硬的打擊,一方面是承襲先父高歡的政策,高歡曾經打算在幽州安州定州三地修立城戍,對這些民族以提防為主,二是庫莫奚、契丹等族趁著魏末南下吃地,代郡還在他們手中,高洋想要奪回,因此對這些民族的敵視,不僅是給予武力威懾,震撼周邊各部族,還是為了收回北魏的領土。

天保三年那一戰,庫莫奚戰敗,迫於齊國的強大軍力,仍連年向齊國朝貢,但他一死,庫莫奚的朝貢就停止了下來。

“如今朕已登極,庫莫奚仍不朝貢,輕視於朕,實在是狼子野心!”

高殷拿起一份奏報:“邊疆傳來線報,說庫莫奚排程頻繁,已數次攻擊我國領地,劫掠錢糧而歸,想來不久便要大舉犯塞,再不反擊,只怕幽安定三州危矣!”

這倒是迫在眉睫的難題,比援助王琳還要重要些,即便眾臣對幽安定三州不在意,那多少也是齊國的領地,也能提供賦稅,而且更是高洋和高殷視作自己的後花園,將來發展新的基本盤的地方,若是讓庫莫奚在這些地方攪鬧襲擾,大肆劫掠,哪怕最後把他們趕走,但被殺和搶走的人以及破壞的設施,就需要好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了。

即便只是為了居民不受異族的襲擾,國家也該發兵應敵,這就是軍隊的意義。

涉及到國家尊嚴和土地安全的原則問題,也沒什麼好討論的了,出兵得到大多數朝臣的響應。

杜弼閉目微嘆,這得花費多少錢糧啊!他是度支尚書,要充實高洋折騰乾淨的國庫,還要恢復各地的生產,好不容易有些起色,又要花大筆金銀。只是他沒有阻攔,因為新君勢在必行,這時候觸他黴頭討不了好,他只能希望新君能夠手下留情。

將領們倒是不用考慮這麼多,他們只要請戰,至尊就會為他們準備好錢糧:“臣請戰!請以臣為大將!”

“臣也願戰!只消三萬兵馬,臣必能大破庫莫奚!”

“臣也……”

幾名將領出列,紛紛向高殷請求自己為此次征討的主帥。

他們無一不是齊國的宿將,也曾在幾次大戰裡立下功勳,但高殷搖了搖頭。

“這次,朕想要御駕親征。”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