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激盪四十年

第1011章 一言難盡

高中時期的同學,畢業之後,聚的最齊的往往都是考上大學第一年的春節。

這個時候,舊日情誼還在,聚在一起幾句話就能勾起大家曾經的共同回憶,這其中有青澀懵懂,有年少輕狂,甚至有勾心鬥角,可回過頭再看這些青春歲月,那真是讓人記憶猶新。

而大學中與同學的相處模式,跟高中有著天壤之別,他們在這個過程中遇到挫折,碰上煩惱,都會下意識地跟高中時期的同學做對比。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根本不缺聊天的話題。

那些在京城上學的,偶爾還有聯絡,甚至再遠一些的,也有書信來往。

唯獨廖荃,直接跑去港島上學,同學們想聯絡都有心無力,所以她這半年多以來,都是處於失聯狀態,其中一個跟她要好的女同學,也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撥通她畢業時候留的電話,沒想到還真重新接上頭了。

“廖荃,半年不見,你個死丫頭真是愈發美麗動人了,你這頭髮是燙過嗎?我也去洗髮店整過,怎麼感覺效果跟你這個相差甚遠啊?”

薛思陽盯著廖荃髮型,由衷地讚歎道。

“我也是去理髮的時候,受那什麼髮型師蠱惑才弄這個的,燙完我就後悔了,被人家狠狠地宰了一刀,之後我就再沒去過那家店。”

薛思陽聽說過港島那邊花費高,倒是能理解廖荃的做法。

“我一個堂哥,前年公派老美留學,將近兩年時間,他連越洋電話都捨不得往家裡打,寄信都得輾轉很長時間才能收到。”

“我看過他給家裡寫的信,資本主義國家真黑啊,按照他的說法,如果不想辦法找些兼職小工,連生活方面的開支他都負擔不起。”

“港島那邊怎麼樣?是不是也差不多?”

別人問的時候其實已經有了預期,廖荃自然是順著她的思路往下說,這樣才有的聊。

“港島買東西也貴的很,要不是有獎學金,光學費都夠我喝一壺了。”

“港島那邊明星那麼多,你平時有見過嗎?”

“我平時基本上就是教室食堂還有宿舍三點一線,很少出門的,哪有機會見什麼明星。”

跟徐建軍接觸的時間長了,廖荃明顯也學會了藏拙,一般都是拱著別人高談闊論,自己則是當一個躲在角落裡的聆聽者。

可今天這情況,她註定很難如願了。

他們同學當中,考上清北的不稀奇,直接上港大的,卻是獨一份兒。

別說愛八卦的女孩子好奇心爆棚,就連一眾男生,也總忍不住往廖荃跟前湊,想多瞭解一下跟他們不一樣的世界。

“廖荃,看電視劇上演的,在港島那邊,談戀愛像吃飯一樣簡單隨意,你有物件沒有?不對,他們那邊不叫物件,是男朋友吧?”

廖荃沒好氣地瞪了那個男生一眼。

“電視上還演武林爭霸,一個大俠能決定國家的命運呢,這個你也信?”

“當然信了,郭靖郭大俠,鎮守襄陽城,抵禦蒙古大軍多年,我看有人研究過野史,好像還真有這回事。”

廖荃已經不想跟這位同學再說一句話了,這他都信,絕對是金庸武俠書的忠實愛好者,他這種人,到底是怎麼考上大學的,讓那些重頭再來的復讀生們情何以堪。

“別道聽途說,更別信那些小說或者電視劇,都是製造噱頭博人眼球,可信度很低的,我不知道別的地方怎麼樣,最起碼我們學校,談戀愛的還是少數派,大部分同學還是以學業為重的。”

“那你呢,有沒有人給你寫情書?”

廖荃瞪著清澈的大眼睛,撒起謊那是眼都不帶眨一下的。

“港島那邊對咱們內地過去的人有歧視,我就被人叫過北姑。”

“而且我還要實習掙生活費,學習之外還有工作要忙,整天連軸轉,哪有功夫想那些情情愛愛的事情。”

被人喊北姑不假,可廖荃條件擺在那兒,如果去參加港姐選拔,進決賽圈是分分鐘的事兒,自然有男生向她表達過愛慕之心,結果都被廖荃不假思索地拒絕了。

如果沒有發自內心的尊重和欣賞,只是覬覦美色,廖荃才不會陪那些自我感覺良好的男生玩愛情遊戲。

而在場的男生聽到廖荃的答案,有好幾個都是暗暗鬆了口氣。

男孩子的心態很奇怪,自己折乾沉沙,也希望別人跟自己一樣吃癟。

何況心目中的白月光,如果跑去港島半年多時間,就被別人拿下了,那種感覺比吃了蒼蠅還難受。

“廖荃,你一個人在那邊上學,也沒人照應,聽說港島那邊社會治安挺亂的,平時可得加點小心啊。”

“沒事,我姐姐家在那邊有生意,還有咱家鄉的人在那邊工作,我也不算是孤立無援。”

薛思陽跟廖荃走的比較近,對她家裡情況有所瞭解,於是忍不住問道。

“廖荃你有幾個姐姐啊?在京城這邊就有姐姐撐腰,跑港島還有個姐姐做後盾,你可真幸福,這樣的姐姐我也想多來幾個。”

如果是旁人,廖荃估計就敷衍過去了,可薛思陽畢竟是少有的朋友,廖荃還是老老實實地回答道。

“就一個姐姐啊,不過我姐夫比較能折騰,好幾年前就跑去港島那邊做生意了。”

“聽說港島那邊的大富商,住的房子比宮殿豪華,光傭人都要請一群,錢更是多的要用億做單位計算,你姐夫跟他們比怎麼樣啊?”

說真話也有限度,這次就算是好朋友,廖荃也不打算如實交代了。

不然告訴她們,自己姐夫的身家早就能跟港島那些知名家族相提並論了,估計會被認為是吹牛吧。

“那些港島本地商人,很多都是幾代人的積累,才有瞭如今的資產規模,我姐夫才發展幾年時間,肯定沒法跟人家比。”

“聽說好多十幾年前游過去的人,現在都發達了,港島那邊機會遍地,哪像咱們這裡,僧多肉少,資源貧瘠,商品緊缺。”

這點廖荃就不敢苟同了,但也沒有出言辯駁。

眾人之所以有那種印象,全都是倖存者偏差導致的。

的確有個別人,費盡千辛萬苦,在港島那邊出人頭地。

可默默無聞的才是大多數,他們住在號稱貧民窟的城寨當中,做著最苦最累的活兒,掙的卻只能勉強維持生計。

甚至有很多人走上歧途,男的犯罪出賣靈魂,女的自甘墮落販賣自己肉體。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