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聽心聲後,女帝愛我如命

第436章 浮沉百態鑄道魂

災荒年景,糧價飛漲。他將平日積攢、本就不多的柴火分給更困難的鄰居取暖,自己默默挖野菜充飢,嚼著苦澀的草根,臉上依然掛著笑容,哼著不成調的小曲。

豐年時節,他也不貪多,依舊每日一擔柴,笑呵呵地說:“山裡的樹也是命,砍光了,山就死了,鳥兒也沒家了。留點活路,年年才有柴燒。”那茅屋雖小,卻總飄散著簡單飯菜的香氣和主人爽朗的笑聲,透著一種千金難買的安寧與暖意。

葉昭鳳的目光久久停駐在那株開滿粉花的桃樹上,鳳眸中漾起少有的溫潤暖意。

“知足常樂的‘足’,”她的聲音帶著一種看透浮華的清澈,“從來不是安於貧窮,不思進取。而是真正明白了‘想要’和‘需要’之間的天塹——人‘需要’的其實不多,只是一簞食、一瓢飲、一陋室、心安處;而‘想要’的卻如深淵,永無止境。正是這永無止境的‘想要’,才讓人心為形役,疲於奔命,失卻了快樂的根本。”

楚凡心中泛起漣漪,想起太廟深處那個守著小小佛堂、默默掃地焚香數十年的老太監。當自己問及他一生清寂可曾遺憾時,老人渾濁的眼中卻閃著通透的光,平靜地說:“王爺,老奴在這深宮,見慣了帝王將相的煊赫,也看盡了宮闈傾軋的淒涼。活到這把年紀才真明白,能安安穩穩吃上一頓熱飯,夜裡聽著更鼓睡個踏實覺,就是天大的福氣,樂呵著呢!”

楚凡唇邊泛起一絲會心的笑意:“脫凡境的‘樂’,是看透了世間浮華不過轉瞬即逝的泡沫。守著心裡那份明白的‘夠用’,便能風來聽風,雨來看雨,笑對人生百態。”

**寧折不彎關**

混沌驟然變得肅殺沉重!景象凝聚成一座陰森可怖的刑臺!寒風凜冽,吹動著招魂幡。一個史官虛影被強按在冰冷的行刑臺上,髮髻散亂,官袍破損,但他懷中卻死死護著一卷厚厚的史冊,如同護著自己的生命!

監斬官手持明黃聖旨,聲音冰冷而帶著威壓:“太史公!只要你肯提筆,刪去‘帝王弒兄篡位’那寥寥數筆,不僅可免你今日腰斬之刑,太史令的尊位,依舊是你的!榮華富貴,唾手可得!”

史官艱難地抬起頭,臉上帶著血汙,嘴角淌著被掌摑後的血跡。然而,他的眼神卻亮得驚人,如同燃燒的星辰,穿透了死亡的陰影!

他直視著監斬官,一字一句,聲音嘶啞卻字字如金鐵交鳴,響徹刑場:“**筆在我手!史在我心!要改?**”他猛地挺直被壓彎的脊樑,用盡全身力氣吼道:“**——先斬了我這顆頭顱!**”

行刑之日,陰風怒號。史官被腰斬於市,血染刑臺。他至死,雙臂仍緊緊環抱著那捲承載著真相的史冊。圍觀的百姓噤若寒蟬,卻在劊子手轉身後,有人悄悄上前,撿走了那些濺落在地上、浸透了史官熱血的殘破紙片。

後來,有人將這些染血的文字秘密抄錄成冊,深埋於一塊無名石碑之下。**三百年後,石碑重見天日,血字昭昭,終成信史,光照千古!**

“寧折不彎的‘折’,”葉昭鳳的目光如同實質,穿透混沌,落在那座刻滿血字的古老石碑虛影上。她想起了自己初登帝位,為廢除那吃人的“殉葬制”,與盤根錯節的宗室勢力整整僵持了三個月。

面對鋪天蓋地的“不孝”、“違逆祖制”的攻訐,甚至以皇權不穩相威脅,她始終端坐龍椅,脊背挺直,眼神如寒冰利刃,寸步不讓!“從來不是愚蠢的固執己見。只因為心裡立著一根‘寧死也不能斷的脊樑’!這根脊樑若斷了,彎了,跪下去了……那活著的,就不再是自己了!”

楚凡的手,下意識地、緊緊地握住了葉昭鳳的手。掌心相貼處,同心印散發出灼熱的光芒,與混沌中那道寧死不屈、以血著史的傲然身影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他的聲音帶著金石般的鏗鏘:“脫凡境的‘剛’,是終於徹悟,這世間有些底線,比呼吸、比性命更重千鈞!有些腰,彎下一次,骨頭就軟了,脊樑就斷了……此生此世,就再也……直不起來了!”

**六關盡破,葉昭鳳與楚凡周身流轉的脫凡境靈力,彷彿經歷了一場千錘百煉的終極淬火!**舍與得的抉擇、同行與離別的必然、知難而進的孤勇、適可而止的智慧、知足常樂的澄明、寧折不彎的剛烈……這些曾經看似矛盾、令人彷徨的“異數”,此刻都化作了滋養道心最純粹的養分,融入他們靈魂的每一寸。

他們對“守護”二字的理解,愈發清晰、深刻——那絕非非黑即白的偏執,而是在這紛繁複雜、泥沙俱下的萬丈紅塵中,於萬千岔路口,始終能辨識並牢牢守住自己心中認定的那份“值得”!

“前面的光,越來越近了。”葉昭鳳抬首,望向混沌迷霧深處那道與凌霄城人間煙火氣息緊密相連、如同歸家路標般的空間裂隙,聲音裡帶著歷經滄桑後的溫軟與急切的期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