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聽心聲後,女帝愛我如命

第435章 世事千重明素志

“知難不退的‘難’,”葉昭鳳望著那染血的藥箱和郎中虛影消失的方向,鳳眸銳利如劍,彷彿穿透時空,看到了自己初登大寶、獨坐深宮的那個冰冷夜晚——朝堂之上暗流洶湧,外戚虎視眈眈,邊關烽火連天,每一份奏章都重若千鈞。她握著冰冷的玉璽,熬過無數個通宵,與此刻那用命去搏一線生機的郎中,身影何其重疊!“從來不是匹夫之勇,逞強好勝。只因為身後有必須守護的人,退一步,便是萬劫不復的深淵!”

楚凡指尖一縷靈力拂過吊橋斷裂處殘留的一塊朽木。令人動容的是,木板上那斑駁暗沉的血痕,在靈光映照下,竟隱隱顯現出兩個鐵畫銀鉤、帶著不屈意志的大字——**不退!**他聲音低沉而充滿力量:“脫凡境的‘進’,是終於懂得,‘難’字本身並非路的盡頭。那是老天爺在你耳邊喝問:‘你心中所求,究竟有多重要?’——重要到敢用性命去交換,這‘難’……便不再是難!”

**得隴望蜀關**

混沌中顯化出一片寧靜的田野。一個勤懇的農夫虛影,正對著自己精心侍弄的三畝良田露出滿足的笑容。田裡稻穗飽滿,金黃一片,在陽光下閃爍著豐收的光澤,足以養活他一家老小,略有盈餘。

然而,他的目光卻總是不自覺地飄向鄰家那更為廣闊的十畝田地。看著鄰家忙碌的身影,看著那似乎更加豐厚的收成,他心底漸漸滋生出一種難以言喻的酸澀和不甘。“若我也有十畝地……”這個念頭如同藤蔓,纏繞住他的心。

終於,他做出了決定。用自己那三畝上好的良田,換了鄰家尚未開墾、看似廣袤卻貧瘠的十畝荒地。他憧憬著開墾出更多的土地,獲得更大的豐收。

然而,荒地貧瘠,灌溉艱難,遠非他想的那般容易。任憑他如何揮汗如雨,那十畝荒地依舊如同吝嗇的鐵公雞,顆粒無收!更雪上加霜的是,他失去了原本賴以生存的三畝良田。秋收時節,鄰家田裡金黃滿目,他的荒地卻一片枯黃死寂。

“唉,人心不足啊……”鄰居看著他失魂落魄的樣子,搖頭嘆息,卻還是默默給他送來了一筐救命的糧食。

農夫捧著那筐沉甸甸的糧食,望著自家那片荒蕪死寂的土地,再看看鄰家豐收的景象,巨大的悔恨如同潮水般將他淹沒。他再也忍不住,像個孩子般蹲在田埂上,嚎啕大哭:“我原來的田……我原來的田……夠吃了啊!夠吃了啊!!”混沌光影流轉,農夫的身影在悔恨的淚水中漸漸變得透明、消散。唯有那片被他親手捨棄的三畝良田虛影,始終長滿著象徵富足與安穩的金黃稻穗,成為一道無聲的警示。

“得隴望蜀的‘望’,”葉昭鳳望著那片象徵貪婪與愚蠢的荒蕪之地,鳳眸中閃過一絲冷冽的鋒芒,她想起朝堂上那些總將目光投向鄰國沃土、鼓譟開疆拓土,卻對境內流民遍地、災荒四起視若無睹的貪婪大臣,“從來不是上進的雄心,而是被慾望矇蔽了雙眼,看不見自己手中緊握的‘隴’是何等珍貴!總覺得別人碗裡的‘蜀’,才是更好的。”

楚凡的思緒飄回北疆,耳邊彷彿響起鎮北王楚吞嶽那沉穩如磐石的聲音:“小子,記住了!守好自己手裡的一畝三分地,讓它年年豐收,比去貪圖別人十畝長滿荊棘、澆不上水的荒地,強百倍!”他輕聲道,帶著歷經滄桑的智慧:“脫凡境的‘止’,是明白了‘夠了’這兩個字,並非懦弱與懈怠。是懂得了珍惜手中已有的珍寶,才能守住安身立命的……根本!”

**知足常樂關**

混沌光影變得柔和,顯出一間依山傍水的簡陋茅屋。屋主人是個樵夫虛影,每日上山砍一擔柴,換回兩文銅錢,買些米麵油鹽。日子清貧,他卻總愛哼著不知名的小曲,聲音洪亮,透著由衷的歡快。

有人不解,問他:“你身強力壯,為何不多砍些柴?多攢些錢,蓋座遮風擋雨的瓦房,豈不更好?”

樵夫聞言,放下柴刀,指著茅屋前一株開得正盛的桃樹,笑容憨厚而滿足:“瓦房是好,遮風擋雨。可你看我這桃樹,春天一樹粉花,香得很!秋天結滿果子,又甜又解饞!砍柴換的銅錢,夠我買米買鹽,身上有衣,肚裡有食,夜裡聽著蟲鳴睡個安穩覺。何必為了那瓦房,把自己累得跟拉磨的驢一樣,連看花吃果的功夫都沒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