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與陳宏一臉怒氣的將記好的小本子拿了出來,雙手舉在頭上。
朱高煦的身子坐正,神情漸漸變得嚴肅,威嚴的氣勢逐漸散發出來,目光銳利。
朱高煦能夠想到肯定會有態度不好的,但他可是沒有想過,竟然有人膽敢妄言出兵來攻打他的大漢國,這是真的,猖狂至極啊。
王玉將賬本從李航與陳宏手中接過,隨即遞到朱高煦身前。
朱高煦先是開啟李航所記錄的,上面記錄著不少小國,滿者伯夷、蘇門答刺(蘇木都刺國)、帕塞、大城,朱高煦看著這幾國,這些小國在各自周邊,都算得上是大國啊。
朱高煦滿臉冷笑,難怪敢口出狂言,出兵他的大漢國,還是有一定資本的。
將這些名字逐一記在心裡,之前還在為先滅哪些而考慮,現在都不用考慮了,順著這個名單開始擴張就對了。
然而看到後面,李航記錄的上面有一個滿刺加時,朱高煦頓時疑惑了,他可是記得,之前柳進在滿刺加時,可是被針對了啊,如今滿刺加竟然對李航是友好的?
看完李航記載的原因,朱高煦有些釋然了,原來的三佛齊被東爪哇滿者伯夷攻滅,其中一個王子拜裡米蘇拉再次建國滿刺加,在永樂元年,隨宦官尹慶面見朱棣,並且進貢,確立藩屬關係,由朱棣下詔封滿刺加國王。
而這個拜裡米蘇拉,初期是在千餘由福建、廣東在這裡的漢人所支援,建立的滿刺加國,可以說滿刺加國內,許多掌權者為漢人。
這次李航過去,正是因為他自己王國名叫大漢國,大漢兩個字,成功吸引了滿刺加的漢人權臣,知道這麼一個由漢人組成的大漢國後,對李航就很是親近,並且拜裡米蘇拉還表示,明年會派使臣前來,加深兩國關係。
朱高煦看後都有些疑惑,這個滿刺加,他到底要不要拉入黑名單裡面?
而他也真沒有想到,滿刺加國的創始人拜裡米蘇拉,竟然還是這些地方的漢人支援起來的,這是真的出乎朱高煦的預料。
在滿刺加國後面,記載的就是渤泥國,因為柳進先去,渤泥國已經知道他的存在,對待李航無比的恭敬,同樣來年會派使者前來。
只不過派使者來究竟商談什麼事情,就沒有說了。
按照李航的記載,渤泥國王遐旺很渴望與他聯絡,朱高煦倒是有些好奇了,能有什麼事讓遐旺這麼渴望?
不再去想,朱高煦放下李航的賬本。
隨後拿起陳宏的賬本,倭國、山北國兩國赫然在列,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北山國。
對於倭國,朱高煦是一點也不意外,不是因為他對倭國的一貫印象,而是因為如今倭國是室町時代,親近大明的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在兩年多以前就死了。
現在倭國主政的是足利義滿繼養過來的兒子足利義持,而這位足利義持上任後,就斷絕了與大明的關係,倭國不再是大明的藩屬國,而且與大明還保持強硬的關係。
這也是為什麼這兩年倭寇又再度有些橫行猖獗的原因,朱棣讓他給琉球國、小琉球一點顏色,並讓出兵打倭國,都是因為這個人太能搞事了。
而如今距離室町時代衰弱到織田信長為室町時代畫上句號,還有一百多年的歷程。
想著這些,朱高煦目光冷冽,倭國本身就在他必殺名單上,無論倭國是否友好,他都是必然要這樣做的。
現在有了這事,下手的時候他會比之前更狠罷了。
至於中山國,朱高煦也是沒有什麼好感的,只因為在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給了中山國大船製造技術,又挑選了福建三十六姓善於造船航海的技術者前去。
而倭國有豪族向中山國朝貢,想要學習大船技術,因為大海船技術,這些小國,都不會。
中山國國王察度在接受倭國的豪族朝貢後,就將大船製造技術傳遞給了倭國,導致倭國如今有了海船。
若是沒有這項技術,倭寇都沒有辦法成建制、大量的襲擾大明沿海。
其實想到這些,朱高煦一時間都不知道是該怪朱元璋還是怪中山國,但是,他是大明漢王,那就只能怪中山國,那個中山先王察度。
儘管他不知道為什麼古代皇帝都喜歡將中原大地先進的技術傳給他國,幾乎每朝都有,最過分則是李世民。
但如今他來了,這些,他都是要回收的!
中山國因為琉球三國之中實力最強,本身也就是他要打擊的目標,如今好了,理由更加深刻了,不滅中山國,他朱高煦的臉都沒地放。
緊隨其後的,就是北山國的記錄了,如今的北山王為攀安知,記錄也很簡單,北山王攀安知狂妄無知,言語輕佻,意欲出兵攻打大漢國,被其臣子本部平原所阻。
後本部平原私下致歉,得知原因只因為他是漢人,來自大明,後攀安知草草致歉,但依舊高傲。
朱高煦是真的笑了,因為在後面,陳宏以為本部平原是個有能力的人,加上距離大漢國較近,陳宏自作主張留在北山國一段時間打探本部平原的訊息,結果發現,本部平原是一個寵臣,只會拍馬屁。
不想得罪他的原因,就是因為陳宏是大明人,才忌憚的。
朱高煦看得很是欣慰,起碼其他小國出現能人後,陳宏能夠在第一時間想到去摸清這個人的底細,足見陳宏做事細心,思慮周全。
對於北山國,朱高煦心中也漸漸有了一些想法。
繼續往下看,則是山南國的記錄,赫然的友好的兩個字,看得朱高煦頓時笑了。
山南國,可是有意思得很啊,如今的山南王汪應祖,其父汪英紫聯合巴志起兵攻滅原山南王承察度,在承察度死後山南國雖無王,實際統治者卻是汪英紫。
而在汪英紫死後,永樂元年,汪應祖以承察度從弟的身份派出使者前往大明,因為承察度是汪英紫的侄子,與汪應祖真就是從兄弟,也就是堂兄弟。
而身為大明皇帝的朱棣,哪裡會去在意這些,尤其是永樂元年時期,朱棣巴不得這些小國人人向他請求封王,體現大國對外的影響力,體現自己的影響力。
因為朱棣的正式下詔,汪應祖也正式成為山南國王。
只不過朱高煦對這個人,很不喜歡,心思太多,不好把控啊。
他可是記得,永樂四年時,這位山南王,挑選出不少自己的國人,閹了之後送去大明,可是把朱棣給噁心壞了。
從朱高煦原身的記憶中,如今都還能想象到當時的場景,因為他也被噁心到了。
現在山南國不敵中山國,對他又無比恭敬,同樣明年會派遣使者到來,朱高煦是真的笑了。
山南國,可是他明年就要開始著手的目標,他的佈置已經逐漸開始了,他心中可是也期待著明年這汪應祖派來的使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