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大明來了一支船隊,是朝廷的人,還是錦衣衛!”
韋達話音落下,王玉與許柴佬心頭一驚,朱高煦卻是無比平靜。
按照他算的時間,他已經猜到朱棣很有可能會派人前來了。
“你去帶他們過來吧。”
韋達應聲下去後,許柴佬在一旁忍不住了。
“王爺,此次朝廷派人前來,不知是何事?”
“柴佬啊,你現在問我,你覺得我會知道?旨意還沒有來呢。
不過我已經猜到了,如今年關將至,應是來叫我回去的,無需擔心。”
看著朱高煦一臉笑意,但許柴佬心中更加擔憂了,王玉心中也逐漸泛起憂色。
朱高煦返回大明?
返回大明是容易,但再次出來呢?
兩人心中的擔憂越來越深,但都沒有說,如今朝廷的人還沒有來,具體是怎麼回事,還得見後才知。
等了一會,韋達帶著錦衣衛走入。
朱高煦一看,好嘛,老熟人,還是那個北鎮撫司千戶左寧。
“參見漢王爺。”
“嗯,將聖旨給本王吧。”
左寧也不耽擱,完全沒有宣讀的想法,當即雙手奉上,朱高煦親自接過。
當開啟看見那類似家書一般的聖旨,不對,完全就是一句話,哪裡是家書了?
朱高煦頓時笑了,將聖旨這樣用的,恐怕也就是朱棣了。
將聖旨收起來,隨即看向左寧。
“本王知道了,你先回去吧,告訴皇上,年關之前,我定然趕到。”
“是,漢王爺,小人告退。”
左寧下去後,一旁的王玉與許柴佬紛紛起身,一臉擔憂又遲疑。
朱高煦見狀,放下聖旨,緩緩開口。
“你們不必擔憂,此次回去,恐怕得年後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回來。
這期間,本王可是將這裡的事情交給你們,保持好發展,等本王回來。
行了,把表情都收一收,去準備準備吧,半月後本王就要出發,去吧。”
“是,王爺。”
王玉與許柴佬很是無奈,但也只得應聲下去。
尤其是王玉,他知道朱高煦回去肯定會無事,但心中要說沒有擔心,也是不可能的,他就怕朱棣到時候突然不放朱高煦回來了啊。
在兩人下去後,朱高煦神情肅然的看向韋達。
“你也下去準備吧,此次帶三百護衛即可,帶多了沒有必要。
另外你再準備一些負責打探訊息的人手,這次去大明之後,正好將他們安排下去。”
“王爺,三百人會不會少了點?要不末將帶三千?最好還是將豚衛全部帶上吧?”
朱高煦看著一臉擔憂的韋達,一臉的黑線。
“韋達,帶這麼多人回去,知道是本王回去過年,不知道的還以為本王這是在起兵造反嗎?
趕緊下去準備,其他的不用去想。”
朱高煦都被整無語了,要真這樣帶人回去,那才是真的有取死之道了。
隨即不再去想,往後宮走去,剛來到韋清婉這裡,就見到韋清婉準備出去。
“王爺怎麼來了,今天不是在商議國事嗎?”
看著朱高煦到來,韋清婉挽著朱高煦的手又回到裡面,一臉疑惑。
來到庭院的涼亭,朱高煦緩緩開口。
“已經處理好了,這次來,是告訴你一件事。
老爺子來旨意了,讓我們回去過年,你準備準備,半月後跟我一起回去。
老爺子那裡給他準備身衣服,老大和老三媳婦那裡準備些首飾吧,到時送給她們。”
“回大明?王爺,回去過年可以,但回去後,還能出來嗎?”
看著擔心的韋清婉,朱高煦握著韋清婉的手笑了。
“不用擔心,過完年,應該會耽擱一段時間,就回來了。”
朱高煦知道韋清婉的擔心,其實這個擔心,就是來源於朱棣的情緒不穩定。
聊了一會,韋清婉就下去開始準備了,朱高煦卻是在思考著,他要不要帶朱瞻基回去。
這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朱瞻基本就是朱棣與朱高熾留在這裡,給他的定心丸,這次要是帶回去,就基本不會再跟他出來了。
而且只要帶回去,韋清婉、王玉他們的擔心,朱高煦心中又何嘗沒有。
思考許久,最終朱高煦還是來到朱瞻基這裡,朱瞻壑與朱瞻圻都被他趕了出去。
“二叔,有什麼事您吩咐,侄兒儘量去做。”
朱瞻基見朱高煦一直看著自己,什麼話也不說,心頭一怵。
在這裡他已經充分認識到一件事,那就是自己這個太孫根本沒有什麼用,朱高煦根本不會忌憚半分。
朱高煦看了一會,良久,在朱瞻基逐漸有些崩潰時,才緩緩開口。
“快要到過年了,你皇爺爺來旨說讓我回去,你想不想回去?”
“二叔,皇爺爺來旨意讓回去過年嗎?”
朱高煦看著朱瞻基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逐漸變得激動,直接玩味的笑了。
“你說錯了,是讓我回去,並沒有提及你。”
“啊?”
看著朱瞻基的神情又再次落寞下來,隱隱在崩潰的邊緣,一陣搖頭。
“行了,你做好準備吧,半月後隨我一同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