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國大漢

第98章 朱棣特別的聖旨,返回大明

王玉與許柴佬應下後,看著朱高煦揮手示意,兩人都很自覺的退了下去。

來到外面,許柴佬有些擔憂的看向王玉。

“看這個趨勢,王爺明年恐怕會大規模對外出兵了,要勸一勸嗎?”

王玉看著滿臉憂色的許柴佬,頓時笑了,環顧四周看了看,隨即帶著許柴佬來到一處涼亭。

“此事將是必然,又何必要勸阻?

這也是王爺不想讓大明參與其中,若不然,王爺都不會等到明年。

這裡雖是王爺藩地,但你以為,僅僅只是這麼點地方,能夠滿足嗎?王爺的藩地,王國,只能這麼點大小嗎?

大漢國,不會只是眼前這些地方的,大漢國更不會是小國,將來的大漢國,必然是大國。

昔日秦皇攻滅六國,一統天下,現在外面這些小國太亂了,太多了,在海外,只需要有一個大漢國就足夠了,其他的,不需要。

你一直在這裡,已經不知中原之事,但是別忘了,你也是漢人。

其他小國,何足懼之?

該恐懼的,應該是他們,他們更應該想想,到底是傾國降於王爺,還是被王爺滅國。

如今我們該做的,就是竭力發展,為明年做好足夠的物資與糧食儲備,包括各項軍資,都要提前準備好。

你我將會見證,大漢國的崛起!”

許柴佬靜靜的聽著王玉的話語,久久不能回神。

他確實不知道中原的事情,他已經快要成為這裡的土著人了。

他以往對中原的瞭解,還是前宋,還是元庭,身為漢人,卻是沒有大國該有的威嚴,在海外待得太久,如今突然的轉變,讓他一時間有些分不清局勢了。

良久,許柴佬對著王玉躬身一禮,他漸漸已經有所明悟了。

漸漸明悟後,許柴佬那顆心,都逐漸開始躁動起來,見證這個時代,大漢國的崛起了嗎?見證大漢國從小國成長為大國嗎?

許柴佬心中,同樣升起了期待。

王宮之內,朱高煦看著下方的陳宏,緩緩開口。

“陳宏,知道本王為什麼留下你嗎?”

“稟王爺,臣不知。”

陳宏此刻心中忐忑,他原本是大明商人,在柳進那裡知道朱高煦的訊息,賭上家中資產,賭上一切跟隨朱高煦一同出海,他如今也確實實現了階層的跨越。

但此刻單獨面對朱高煦,陳宏心中壓力很大。

他不像其他人,是朱高煦的心腹,他與朱高煦之間,還有一個引薦人,那就是柳進。

現在朱高煦留下他一人,陳宏心中有些亂,他不知道朱高煦會怎麼安排自己,但他死死的控制著自己,他心裡很清楚,單獨面對朱高煦,同樣意味著機會。

他雖然是透過柳進引進來到朱高煦面前,但他一直與柳進保持著距離,柳進對他有大恩,他也確實要報,但他更加明白,他必須要忠於朱高煦,不能讓朱高煦以為他們在拉幫結派。

一直以來的行商經驗,讓他時刻能夠保持清醒,做事細心,此刻雖忐忑,但依舊神情坦然。

朱高煦看著陳宏,目光欣慰,看著陳宏所展現出來的特質,朱高煦有一個很好的去向要安排給陳宏。

“留你下來,是要給你安排一個去向,不過去了之後,今後你恐怕就需要與任何人都保持距離,逐漸轉入暗中,你可願?”

“稟王爺,臣願意!臣跟隨王爺而來,讓臣跨越商籍,臣只忠於王爺!”

陳宏沒有絲毫的猶豫,此刻容不得他猶豫,他也確實是這樣想的。

朱高煦聽後,良久,才緩緩開口。

“既然你願意,那麼你今後便為豚衛副指揮使,今後負責情報事宜,此事本王就交給你了。

你拿著本王的玉牌去找韋達,將這些告訴他,他會將你需要做的事情告訴你。

韋達為豚衛指揮使,但你今後只需要對本王直接負責。

去了之後,好好做,別讓本王失望。”

“是,臣定竭盡全力,不負王爺所望!”

陳宏依舊沒有猶豫,應下後取得朱高煦的玉牌,隨即退了出去。

朱高煦看著陳宏離去的神情,微微笑了,這個安排,就是因為陳宏在山北國的經歷,以及陳宏所展現出來的這個特質,不去幹情報,朱高煦都覺得浪費了。

反正如今是先讓人去做著,至於到底能不能行,過後就能知道了。

大漢國穩定的發展著,所有人雖然繁忙,但臉上的笑意足以證明著,如今的日子很踏實,對未來的日子很有期盼。

這一日,一支艦隊緩緩靠近漢州北部的港口,船上懸掛的‘明’字大旗隨風飄揚。

龐大的艦隊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這個訊息也飛速的向朱高煦傳遞而去。

朱高煦此刻正與王玉、許柴佬商議著事情。

自從他給張輔、靳榮、韋興幾人下了加快進度的死命令後,被遷移出來的土著人正在逐漸增多,如今各地加起來的都已經超過六十萬人了。

“王爺,建城的速度必須要加快了,而且靳榮那裡發現了一座金礦,韋興發現了一座鐵礦和銅礦,張輔那裡傳訊息回來說他那裡有人說周邊有金礦,正在核實。

這些礦需要人手去挖,但挖出來後,還需要修建道路運輸。

而且都是在深山之中,距離周邊的城池都很遠,如今建城與道路修建,以及拓寬運河,可以讓船隻進入,都是眼前需要做的事情了。”

“這事你們直接去安排,該修建立即開始著手,要儘快。

至於各城的漢人,從這裡挑選一些出來,作為基幹,後面我會想辦法從大明那裡帶一些出來。

而且遷移出來的那些土著人,安置好,都是勞力,不能有絲毫懈怠!”

朱高煦也是頭疼啊,如今他的基本盤還在逐漸擴大,但人口卻是突然激增,尤其是張輔這幾個人,就這近段時間,跟發瘋了一樣,不斷往外遷移人。

帶著大軍又蹤跡縹緲,今天在這裡,明天又在那裡,行軍速度快得不行。

王玉與許柴佬看著憂愁的朱高煦,當即開口。

“王爺,其實還是有好訊息的,我們得到的錢糧物資不少,耕地更是繁多,直接分配就可以使用。

另外,臣與柴佬估算了一番,這裡的土著人,恐怕比我們原本預計的要多。

如今清理的都是陽城以南的區域,而且還有一半沒有清理完成,後面還有臨城、定城、海城周邊,如今只是派了一部分水師防止這些人南逃。

後面得到的人,起碼會在原本的基礎上翻一番。”

朱高煦聽著這個訊息,有喜有憂,喜的確實是這裡的人比他們原本所預估的多很多,差不多會翻倍。

但一下子安置太多,也是一個難題,畢竟這裡是他的大本營,這些人後面他都必須要逐漸轉化的,不能真的當做那種人處理,不然他以後的基本盤難以擴大。

遷移出來做那些活是真,但轉化為大漢國的人,也是肯定要做的。

唯一讓他覺得欣慰的,就是深山之中的礦產陸續又發現了一些,起碼保證了他基本的發展。

就在這時,韋達匆忙走了進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