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朱高煦就想知道眼前的巴都哈喇已背後的人是誰,別看三王對外一致,表現和氣,但在內部,他可不信依舊那麼和氣。
就像他和朱高熾、朱高燧一樣,大明出征,他和朱高燧跟著朱棣,朱高熾在後方負責大軍的後勤補給,對外,看著到是一致與和氣,但實際上是那麼一回事嗎?
下方巴都哈喇已聞言,沒有任何驚訝,畢竟鄭和下西洋的艦隊他可是見過的,蘇祿國三王都見過,正是因為見過,他們才被大明的實力所震撼。
因為那一艘艘大船,以及披甲的大軍,所用的武器,全是他們不可想象的,他們心中對大明都是敬畏的。
這才有如今得知朱高煦來到這裡,他就被派來了。
“稟上國漢王,外臣此來代表小國,為小國三王之意,特來參拜上國漢王。”
“哦?既如此,本王很是欣慰。
本王還有一個疑惑,聽你所言,對漢語極為熟練,如何學來?”
朱高煦確實挺疑惑的,巴都哈喇已說話很是流利,完全不像是一個正經的蘇祿國人。
巴都哈喇已聞言,臉上也是浮現出了笑意。
“稟漢王,這是外臣在小國內與漢人自小所學,只懂些許,讓漢王見笑了。”
“嗯,不錯,很不錯,本王很欣賞你。
你們的意思本王已經知道了,不過這些事無法與你談,你回去告訴他們,讓他們親自來吧。
若是可以,本王便承認他們三人為王,不會讓他們失望。
尤其要告訴他們,不要讓本王親自去找他們。”
朱高煦身為大明漢王,如今來到這裡,說白了他就是海外話事人,儘管朱棣沒有這樣認為,但絲毫不妨礙朱高煦如今確實是這個地位。
對於蘇祿國,他心中可是有想法的,但這個想法還見了蘇祿國三王之後才能確定。
朱高煦說完就讓巴都哈喇已下去了,隨後又讓王玉準備了回禮,如少許剛製作出來的海鹽,以及一些瓷器、茶葉、銀錢等。
朱高煦也是無奈啊,他都不知道是誰定下的,外面小國派來使臣,送上那麼一點貢品,作為大國就會送一大堆值錢的出去,好像只有這樣才能彰顯大國氣量似的。
搞得如今他給蘇祿國三王的賞賜,都不能太小家子氣。
朱高煦覺得這個就很不好,為了彰顯大國氣量就把大把的銀子往外扔。
可惜如今的他也只能感嘆感嘆,誰讓他還沒有起勢,這個不成文的爛規矩,還得跟著做。
下來之後,王玉來到朱高煦身旁。
“王爺,這會不會不太好?真不需要給皇上說一下嗎?”
王玉心中擔心啊,他發現自己這王爺一天天的心大得很,這種外面的小國前來,本應該要向上,也就向朱棣反應,聽朱棣怎麼安排的,結果現在朱高煦自己安排了,直接使用了朱棣的權力。
王玉現在是真的怕朱棣哪天對朱高煦真的徹底失望,那就真的完了。
尤其是朱高煦還要讓蘇祿國三王來見自己,在他看來,這不應該是讓三王去大明覲見朱棣的嗎?
他們雖然是大漢國,但說到底,依舊還是大明,如今朱高煦自己就代表大明做主了,王玉怎麼能不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