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國大漢

第383章 歐洲 大漢之戰爆發,朱瞻基與群臣的興奮

朱高煦在安排好大漢諸事後,當即動身,又率領三萬大軍開始出征,前去匯合已經就位的大軍。

而在朱高煦出發後,朱高煦提前發出的軍令,也已經傳達到張輔、韋達手中。

張輔第一時間發兵十八萬,開始對奧斯曼帝國發起全面進攻。

韋達率領十五萬大軍,兵分兩路,分別對芬蘭王國與波蘭王國發起進攻。

盛堅與侯海也在匯合五萬大軍後,總兵力達到十萬。

侯海當先開始對羅馬島,以及在那不勒斯王國建立新政權的王國發起佔領性進攻。

盛堅率領六萬大軍,來到西班牙王國南部的阿爾梅里亞港,也是原本格拉納達王國之地。

留下兩萬軍發起進攻,佔據港口,自己親率三萬大軍佔據直布陀羅以及直布陀羅海峽,又派出一萬軍去往愛爾蘭島,鞏固防線。

在拿下這些地方後,盛堅採取緩步攻勢,並沒有大舉攻入,而是在等待後續大軍。

隨著朱高煦到來,帶著六萬大軍,以及三大艦隊主力,清剿諸國海上水師力量,藉助海軍的掩護,對沿海之地開始發起進攻。

即便朱高煦親自到來,進攻的步伐依舊比較慢。

“王爺,葡萄牙王國與西班牙王國,以及法蘭西、英格蘭盟軍的實力都不如我們,為何不加快進攻速度?”

看著身旁疑惑的周岐鳳,朱高煦放下望遠鏡,笑道:“這裡的幾個小國,是歐洲諸國火器實力最為強大的,雖然比不過大漢,但若是冒然輕易快速進攻,很容易損失慘重。

我們在這裡,主要還是不讓這些小國再行發展,主要的進攻,還是以張輔、韋達他們那裡為主。

一步一步蠶食過去便是,不必心急。”

在戰前,朱高煦就已經分配好了任務,他這裡,只是為了不給葡萄牙等王國繼續發展的時間與空間。

而如今葡萄牙王國與西班牙王國展現出來的火器,也確實對漢軍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這也是朱高煦選擇慢打的原因。

他可以慢慢打,等待張輔與韋達那裡圍過來,但葡萄牙王國與西班牙王國,可是無法跟他一直耗下去的。

面對能夠對自己造成一定威脅的敵人,朱高煦可不想給這些人機會。

漢軍依舊穩定的緩慢推進,沒有給葡萄牙王國、西班牙王國、法蘭西、英格蘭絲毫的機會。

而歐洲各地全面爆發大戰,也讓原本各自看不順眼的歐洲諸國,緊急聯合在一起,但在東部以及北部,面對張輔與韋達的快速突進,依舊沒有什麼遏制的辦法。

在大漢與歐洲諸國的大戰全面爆發之際,大明皇宮內,朱瞻基正無比的興奮著。

“哈哈,好啊!漢王如今去了歐洲之地,那裡的大戰必然一觸即發。

現在漢軍主力不在大漢,讓李裪立即對大漢出兵!”

朱瞻基確實興奮異常,他等了幾年的時間,如今總算是被他等到了。

朱高煦調集數十萬大軍去遠征歐洲,大漢必然空虛,這麼一個機會擺在他眼前,讓他格外的心動與激動。

現在他只等著朝鮮的李裪為他試探出大漢的實力,再用朝鮮拖住朱高煦留下來的一部分大軍,他更有把握這次能夠解決大漢這個麻煩。

至於朱高煦的大軍返回?

只要他能夠拿下大漢,得到大漢的那些技術與財富,得到大漢的所有,朱高煦即便返回,又有什麼用呢?

起碼在朱瞻基眼中,就是這樣,眼下,就是他千載難逢的一個大好機會。

但凡朱高煦不出兵遠征歐洲,就大漢這幾十萬大軍,別說大漢的火器與科技領先大明瞭,哪怕就是不領先,他都不會對大漢有什麼明目張膽的想法。

畢竟那可是幾十萬大軍,大明的大軍,差不多也就那樣了。

雖然多一些,但也多不到哪裡去。

至於精銳,更是相差不大,說不定大漢的精銳比大明還要更多。

以往他都是將這些藏在心裡的,只得一邊對大漢做出防範,一邊當做無事發生。

但現在,在朱瞻基看來,是朱高煦自己作死,是朱高煦輕視他,輕視大明,給了他這麼一個機會。

在朱瞻基眼中,朱高煦就是為了開疆擴土而著了魔。

歐洲那麼遠的地方,帶著幾十萬精銳大軍過去了,說不定都得葬身在那裡,這不是走火入魔,是什麼?

下方的楊士奇等人,也是一臉的激動之色。

饒是這些人都是老狐狸了,但此刻都有些忍不住。

朱高煦不僅是朱瞻基的眼中刺,肉中釘,也是他們的心腹大患。

他們與朱高煦之間,本就沒有任何的緩和餘地,而朱高煦又有可以改換天地的實力。

他們也為此很愁,只是沒有像朱瞻基那樣表現出來。

現在朱高煦帶著幾十萬大軍去征伐歐洲諸國,這在他們眼中,同樣是一個難得機會。

楊士奇調整好心緒,率先開口。

“皇上,如今可以向廣西秘密派遣大軍,同時讓西平侯沐晟調集雲南之兵,再派出使者前往安南,讓安南率先對大漢出兵。

有著廣西與雲南兩路大軍的威壓,安南只能攻打大漢。

隨後兩路大軍可趁機從安南進入,攻取大漢在東南亞諸地。

同時水師艦隊也應該派出,讓鄭和率領艦隊,先解決到時與朝鮮大戰的漢軍,然後趁勢攻入大漢的平東、定東、安東三省之地。

到時水陸並進,對大漢其餘之地展開進攻,儘快拿下大漢漢京,如此大局可定!”

楊士奇說完,楊榮也隨即出聲。

“皇上,若要如此做,一旦出兵,就必須大軍盡出,拿出所有,且要儘快解決。

不然漢王若是率領征伐歐洲的大軍返回,我們機會同樣渺茫,且那時必然需要和漢王真正的精銳打出一個勝負,恐對我們極為不利。

現在最為重要的,是需提前做好出兵與各項物資調集準備,且不能真的等到朝鮮與大漢之間戰出結果。

只要交戰後知道漢軍戰力,需讓鄭和率領艦隊,儘快出擊,同時在朝鮮邊地的大軍儘快進入朝鮮,加入大戰,趁機消滅漢軍。”

下方眾人紛紛開始各抒己見,每一個人,全部都是在說著怎麼出兵,什麼時候在什麼時機對大漢發起進攻,沒有一個人因為同為漢人而不想發起大戰。

每一個人都認為這一次是大明的機會,是一個徹底解決大漢的機會。

這些人,並不是每個人都與朱高煦沒有任何緩和的餘地。

更多的人,是看中了大漢的富裕,也就是各項技術與錢糧、資源。

這些人想要趁著朱高煦遠征歐洲攻滅大漢,就是想要得到大漢的所有。

在這些人眼中,只要攻滅大漢,朝廷拿大頭,他們拿小頭,也足夠他們每個人,以及大明的其他人一起瓜分了。

大漢之富裕,他們都是有目共睹的。

那些地方,更是大漢已經開發好了的,他們得到,直接就可以坐享其成。

這麼好的事情,這些人,又怎麼會沒有想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