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女帝大有問題

第631章 借他們精兵十萬,他們也不敢反

聽到阿兄說希望眾人聯合逼宮的話,任巧微皺眉頭,扭頭看向神色平靜的阿嫂。

“阿嫂,阿兄這是釣魚,想逼他們造反?”

“不,是規訓。”

“規訓?”

“平生認為朝廷雖已有政思臺,但因設立時間短,姚雲山、南行師等宣和舊臣又對他面服心不服,人人抗拒,以致思想難以統一。若僅靠政思臺的政思教育,便是長期也難見成效。故,平生想借大離夢,對他們進行規訓。”

任巧沉吟道:“這樣能有效果嗎?”

“僅憑三言兩語就想消除他人對平生的抗拒、反感,讓他們臣服自是不可能,平生的目的不在於此,是要劃一條線、立一條規則,框柱臣工,並在臣工、黔首心裡立一個人設。”

南韻說:“你知道平生格外重視黔首的力量,他認為黔首的力量是無窮的,百官再怎麼聯合,也抵不過黔首的聯合。所以,平生在規訓臣工的同時,更是要讓黔首明白他的意圖,明白他那樣做的目的。”

任巧思索道:“阿兄的想法是不錯,但阿兄剛才等於是把除秦王系以外的人全都罵了,阿兄自己也說過泥人也有三分火,在外做人做事,要給人留點臉面,不要逼人太甚。

阿兄現在如此折損他們臉面,還說要將他們釘在恥辱柱上,我擔心他們會狗急跳牆。”

任巧面露憂色:“如果他們真的狗急跳牆,很可能會利用阿兄說希望他們能聯合逼宮這句話做文章。單個儒士是不堪大用,但大離共有上百萬的儒士,他們遍佈大離郡縣,背後有無數土豪、富商,牽扯勢力甚廣。

他們若是聯合起來逼宮,姚雲山、南行師等舊臣,還有氏族肯定會暗中出力。

阿兄總不能真把他們全殺了吧,那可是上百萬人啊。昔年武安君坑殺四十萬降卒,都令六國震動,險生大禍。阿兄要真對上百萬儒士動手,那時便是有黔首民心,也定會舉國動盪。

阿兄現在又不比當初,萬一弄得天下皆反……世父遠在西域,到時候誰人可以平叛?”

任巧壓低聲音:“如若阿兄親自領兵,一旦不能重現昔日威勢,不能勢如破竹,必然會讓情況更加糟糕。”

“你的擔憂是對的,我和你阿兄都考慮過這個問題,你知道你阿兄為何還要如此嗎?”

“為何?”

“因為你阿兄就是這個性格,他攜不世之功,若面對這些人還畏畏縮縮、瞻前顧後,必然會引起姚雲山等有心人的懷疑。他若一如往昔般張揚、激烈,那些聰明人只會擔心平生是有意逼反他們,好除掉他們。”

“而這也是他們一直以來所擔心的,平生將他們的擔心擺在明面,又給其冠上了改造儒學、統一思想的名頭,姚雲山、南行師等非儒系之人,必然樂得見於平生改造儒學。”

“一來,他們與儒學素來是面和心不和,二來,他們會自以為了解平生的目的,會認為平生改造儒學,達成自己的目的後,就會放過他們。再不濟,就是自家學說,也讓平生改一遍。”

“其他學派本就臨近滅亡,力量薄弱,平生能讓它們煥發新生,已是再造之恩,那些學派的學子不會反對。更何況,法家已融入大離,歸朝廷管轄,兵家的領頭人是左相、是平生。平生要改,兵家學子只會簇擁。

墨家主流在巧工,早已接受了平生的改造。昔日之顯學都不成問題,餘下學派更無需多言。”

任巧沉吟片刻,還是問出她最關心的問題:“萬一他們反了呢?”

“你可知平生為何不擔心他們反?”

“為何?”

“因為他們是一群無用之人,若是高祖、文帝時期的臣子,平生縱使能收拾亂局,也絕不會那樣做。”

南韻的桃花眼中隱有不屑:“如今這群人,面對匈奴屠刀,只會屈膝求和;面對內亂,仍不思悔改、進取,仍在內鬥,我們便是借給他們精兵十萬,他們都不敢反平生。”

“你要知道平生如今有的不僅僅是滅百越蕩匈奴的不世功勳,更是天命所歸,又以大離夢框住了離人的心,他們更加沒有膽子造反。縱使造反,也矇蔽不了黔首,沒有造反的根基。”

“除去兵源,還有糧草,這些人大多都是隻顧私利之輩,再加上建元以來,我與平生先後讓他們出糧出錢。現在若是造反,誰家出糧,一家出糧多少,都會讓他們爭論不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