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女帝大有問題

第622章 為醋包餃子

“就是因為我們不僅讓大離強盛,更讓建元之後的離人過上飽食暖衣的好日子,每個人都活的尊嚴。而非像後世的那些王朝,儒學吹噓的盛世一般,只有皇帝和公卿才有好日子,黔首依舊缺衣短食,活的毫無尊嚴。”

聽到任平生這番話,太上皇、姚雲山、南行師等官員、乙等黔首表情各異。

黔首們沒什麼反應,僅更加意識到儒學的危害,秦王是全心全意的為他們好,私下和陛下聊天,都會談及此事。

太上皇、姚雲山則是感嘆任平生為了廢儒真是費盡心思。

單萬里等儒臣則是臉色難看,認為秦王說的太過分,什麼儒學是亡國之學,什麼叫儒學讓後世朝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他們真想怒斥秦王,卻無一人站起來。一來不敢,二來不知如何反駁。

秦王把持“後世”,他們怎麼說,都無法辯駁秦王。

更何況,秦王可不是太上皇,他們要是敢在秦王已定的事情上多言,秦王必然會滅了他們全族。

“秦王所言,朕都知曉,不過秦王有一句話,說的不對。”

南韻的話讓在場大多數人心裡一動。

單萬里等儒臣甚至都有些期待,期待陛下能反駁秦王對儒學的汙衊。只要陛下開始反駁秦王,他們就能順勢而起,挽救敗局,儒學可救矣。秦王剛才都說陛下有儒學的氣息,對儒學應持有善念。

“哪句?”

“朕何以染上了儒學的氣息?以儒學三觀作為自己的三觀?”

南韻這句話讓抱有期待的單萬里等儒臣的心瞬間跌入谷底。

“是我失言,我向陛下道歉。”

任平生結束這個話題:“不說這個了,月冬替陛下更衣,我帶陛下去後世。”

“喏。”

“去後世做甚?”

“放鬆,玩,天天除了接見大臣,就是批閱奏章,你不累、不煩啊?生活要勞逸結合,要學會放鬆。我是肯定能活八九十歲,然後加上後世的醫療條件,活個百歲也不是不可能,你怎麼著得跟我一樣吧。”

百歲……太上皇心裡一動,如任平生真能活上百歲,南離變成任離,將再無任何變數。

太上皇這樣的心理亦是姚雲山、南行師等大多數前朝舊臣,心向太上皇之人的心理。

一個個心裡都泛起道不明的情緒。

而影片裡,南韻嫣然一笑,起身走向內室。鏡頭沒有跟隨南韻,而是留在任平生這裡。眾人只看到南韻走後,任平生自然而然的看向奏章,提起毛筆開始批閱。

這一幕,未引起太上皇、姚雲山等人的在意。對太上皇而言,任平生批閱奏章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任平生會將政務交給南韻處理,才是讓太上皇意外的地方。姚雲山、南行師等官員更不用說,他們都收到過任平生的批覆。

緊接著畫面一轉,南韻換了身白紫色的宋制離服回來,然後太上皇、姚雲山等人便看到任平生伸手握住陛下的手,再然後兩人消失不見,月冬整理好桌案上的奏章,帶著宮娥退出寧清殿。

這……太上皇、姚雲山等不少官員面露震撼之色。黔首席上更是響起驚呼聲。

一時間,現場有些吵鬧,都在議論秦王、陛下的“突然消失”。

任平生留下他和南韻前往現代,月冬整理桌案、帶宮娥退出寧清殿的鏡頭,便是要眾人震驚,讓他們親眼看到他和南韻是如何前往現代的。

這時,鏡頭一轉,來到現代任平生家的客廳。客廳空無一人的鏡頭維持了大概三秒,任平生、南韻憑空出現。

“平生欲去何處遊玩?”

“遊樂場,我們這個年齡在後世還是學生,還是孩子。他們在這個年齡談戀愛,一般都會去遊樂場,我們去瞧瞧。”

任平生這句話又引起太上皇、姚雲山等官員,還有黔首們的注意。

二十出頭的年齡在後世竟然還被視為孩子,這……實在有違他們的三觀,讓他們難以理解。

都二十多了,怎麼還會被認為是孩子?

眾人疑惑不解的時候,影片的鏡頭已隨著任平生、南韻走出家門,乘坐電梯,坐到了車上。

任平生拍攝這個鏡頭,並加入影片中,倒不僅僅是為了給眾人展示後世的日常,而是為了任平生開車時要放的歌。

可以說,任平生是為了盤醋,包了頓餃子。

“我一步就能登天,站在最高點。別的意見聽不見,也視而不見。”

“我一手就能遮天,我所向無前。在下高高在上,懂得大變小變。”

“我攀得高時看得遠,天算地算不如我心算,長處太長,短處太短,天高山高高不過我手段……”

任平生特意用大離雅言唱到這,扭頭對南韻說:“這首歌要是讓腐儒聽到,他們不是會認為我囂張跋扈,就是會認為我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又或者是認為我在敲打你,既然這首歌唱的是神話人物,一隻猴”

“……”

又來。

單萬里等儒臣既無語又無奈,秦王真是要將儒學置於死地啊,就這一個說是與私事相關的影片,批儒批多少次了。

太上皇、姚雲山等人則是有些想笑,任平生為了置儒學於死地,真是煞費苦心。

不過,任平生說的不錯,以那些儒士的德性,是會這樣理解任平生唱的後世之歌。

但話又說回來,剛聽到任平生唱這首歌時,他們也的確認為任平生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太過囂張跋扈。

在南韻面前唱這首歌,就是為了敲打南韻。

現在……太上皇、姚雲山亦覺得任平生未嘗不是借批儒,又敲打南韻之心。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