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主任端著碗,呷了口辛辣的土燒,臉上泛著紅光,興致勃勃地講起下午打兔子那“一槍斃命”的事。
蘇陽在一旁適時地添油加醋,讓梁主任越發來了精神,話匣子徹底開啟,從打獵一路扯到了當年在部隊,跟著隊伍在帕米爾高原剿匪時的驚險往事。
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雖然談不上大富大貴,但也不缺一口吃的,偶爾吃上一燉野物,那也算是調節生活的快樂門閥了。
酒滿上,喝到了深夜。
要不是明天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不然能喝一晚上。
...............
第二天一早,天剛矇矇亮,蘇陽趕到玉石鑑定所時,於盛他們已經把院子拾掇得差不多了。
門口鋪上了紅地毯,透著股不同尋常的喜慶氛圍。
院子裡的演講臺上,一條寬大的紅布橫幅格外醒目,被風吹得微微鼓起。
鑑定所的大鐵門外,早已烏泱泱擠滿了人。
和田巴紮上的玉石販子、附近的居民、聞風趕來的外地客商,都踮著腳尖,伸長脖子,使勁朝院裡張望。
那高懸的紅條幅,簡直比高考發榜還吸引人,人群嗡嗡議論著。
“唉,前頭的阿達西,看清楚沒?條幅上寫的啥?真是黃口料?”
“看不清啊,離得太遠了,字影影綽綽的!”前面的人無奈地喊。
有人急了,不知從哪扛來一架木梯子,麻利地搭在院牆上,三兩步爬了上去。從口袋裡掏出一個望遠鏡,眯起眼仔細瞧了瞧,猛地一拍大腿:“看清了看清了,真孃的就是黃口料!”
這麼一說,大家都放心了。
但忍不住一聲聲惋惜,早知道黃口料有這一天,說什麼也要囤一波了。
大家想起之前那個大批收貨的年輕人。不敢想象現在躲在哪裡數錢呢。
人群裡不光有玉石行當的人,還夾雜著看熱鬧的當地老百姓。對他們來說,黃口料是啥可能不太重要,吸引他們的是另一個名字——解曉東!
這位剛剛在春晚上唱響《今兒個真高興》,紅遍大江南北、成了無數人心目中的夢中情郎的大明星,今天竟然來這偏遠的和田了!
這可是活生生的電視裡的人,誰不想親眼看看?
蘇陽戴著瓜皮帽,壓著帽簷擠到了前頭,王華一看是蘇陽,趕緊給放了進來,隨後把門關上。
沒多久,幾輛刷著藍白條的警用吉普車開了過來,下來十幾個人,將大家疏散在一旁。
鑑定所今天特意停工一天,只留了十幾個手腳麻利的年輕人在院裡幫忙,端著搪瓷缸子給陸續到來的客人倒水,忙得腳不沾地。
不一會兒,幾輛風塵僕僕的汽車停在了街邊。車門開啟,下來一群拎著長槍短炮的記者,胸前大多掛著工作證。
大鬍子趕緊迎上去,引導他們在遮陽棚下的長條凳子上落座。雖然是太陽天,但棚子擋住了大半毒辣的陽光,庫房裡搬出來的十幾臺老式“華生”牌大風扇呼呼地吹著,倒也不算太難受。
萬書記和文化局的領導們坐著縣裡的小車也到了。江老這種自來熟,最喜歡這種場合,紅光滿面地在人群裡穿梭,嗓門洪亮地跟認識不認識的人打招呼,彷彿全場都是他多年老友。
就在這時,大門方向傳來一陣更大的騷動
所有人都忍不住回頭望去。只見院門再次開啟,在烏市城投梁主任的陪同下,一位穿著筆挺白色襯衫、戴著時髦墨鏡的年輕巴郎子走了進來。他身形挺拔,步伐從容,正側頭和梁主任說著什麼。
正是解曉東!
“娘嘞,真是電視上那個大明星!”
“嘖嘖,看著比電視上還精神,不過這臉盤,跟咱和田的巴郎子也差不多嘛!”
“廢話,都是中國人,你看人家那氣質,乖乖了不得...”
門口的人群議論紛紛,爭著往前看。
早已等候多時的記者,瞬間扛著相機,舉著盒式錄音機蜂擁而上,閃光燈噼裡啪啦地亮成一片,民警們趕緊上前維持秩序。
在梁主任和大鬍子的引導下,解曉東穿過熱情的記者和好奇的目光,走到演講臺前。
他摘下墨鏡,露出那張被全國人民熟悉的臉,帶著謙和的微笑,先與萬書記等領導一一握手致意,然後才在預留的位置上坐下,姿態放鬆卻又不失明星的矜持。
蘇陽仔細打量兩眼,還是有些不敢相信。這就是霸佔春晚十四年,跟孫悅、蘇芮、羅文、孫燕姿一眾明星同臺演唱,並且拒絕過那英表白的內地四大天王解曉東?
這人一直都比較低調,看得出來,人也內向。
蘇陽趕緊湊到梁主任身邊,壓低聲音問:“梁主任,咱們那事.....跟他都談妥了嗎?”
梁主任咧嘴一笑,衝他使了個“一切盡在掌握”的眼色,同樣小聲回答:“放心!路上嘮了一路,小夥子人實在,挺好說話。釋出會完事,他特意多留一天,到時候咱們坐下來,好好嘮嘮合作的事!”
“行!”
蘇陽興奮地搓了搓手,說實在的,他後世見過最大的“腕兒”,也就是老家那位“大衣哥”朱之文了。此刻近距離面對這位昔日的流行天王,心裡頭還真有點怦怦跳。
等到院裡的人頭攢動,該來的貴客和媒體基本落座後。
文化局的克里木江局長整了整他那件中山裝領子,在嘰裡呱啦的掌聲中走上演講臺。鄭重其事地掏出一份發言稿,小心翼翼地展開。
背靠著紅色大條幅,他清了清嗓子,操著濃郁地方口音的普通話,聲音在擴音器傳開。
“喂喂......”
“尊敬的各位領導,遠道而來的記者朋友們,同志們!歡迎大家來到我們和田新玉種品質鑑定結果新聞釋出會!”
克里木江特意頓了頓,又說道:
“感謝你們的光臨,更要感謝我們偉大的母親河——玉龍喀什河!千百年來,她不僅滋養了這片綠洲,在今天,依然慷慨地賜予我們新的珍寶!”
臺下安靜下來,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後的條幅上。克里木江深吸一口氣,挺直腰板,聲音陡然拔高:
“下面,我代表和田地區玉石鑑定委員會和文化局,正式宣佈:黃玉黃口料,其品質、結構、特徵均符合和田玉標準,經權威鑑定,正式增補為和田玉新玉種!即日起,與黃玉一同,並列為和田八大玉種之一!”
“譁!!!”
話音未落,雷鳴般的掌聲瞬間爆發,席捲了整個院子!
玉石販子們拍得最用力,臉上寫滿了狂喜。
在無數道目光的注視下,克里木江高高舉起那份蓋著鮮紅大印的官方檢驗檔案。
早已等候多時的記者們立刻將鏡頭,齊刷刷地對準那幾頁紙,“咔嚓咔嚓”的快門聲跟下餃子似的,閃光燈此起彼伏。
掌聲未歇,萬書記在克里木江的示意下,帶著掌控全域性的沉穩笑容,穩步登上演講臺。
兩人並肩而立,共同舉起一塊事先精心挑選、溫潤澄黃、具有代表性的黃口料原石,面向臺下。
這歷史性的一刻被無數鏡頭記錄下來。
萬書記接過話筒,目光掃過臺下黑壓壓的人群。
臺下又激動不已的本地玉商,有好奇張望的老百姓,還有架著相機的記者,以及坐在前排面帶微笑的解曉東。
他臉上洋溢著自豪,聲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
“同志們!朋友們!今天,是我們和田值得載入史冊的大喜日子嘛!不僅僅是因為我們的黃口料獲得了它應有的地位,更榮幸的是,我們迎來了全國億萬觀眾都喜愛的大明星——解曉東同志!”
他側身,手臂熱情地指向解曉東的方向:“解曉東同志不遠千里來到我們邊疆和田,就是要親自為我們這新生的‘和田瑰寶’宣傳、站臺!讓我們用最最熱烈的掌聲,歡迎解曉東同志上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