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南北朝

第424章 鼓動人心

一座規模宏偉、四面圍牆的學堂立在壺關城西、涷水之濱。學堂正門的牌樓匾額刻著“上黨學院”四個大字,字型筆力雄強圓厚、氣勢莊嚴雄渾。

“上黨學院”依山傍水,風景秀麗,佔地極廣,如同一幅筆墨濃重、恢弘大氣的丹青緩緩鋪開,遠遠看去,有一座座莊嚴宏偉的建築群落。

這座學院本是上黨馮氏別苑,之後由工曹改造和擴大成一所學校。圖書館、閱覽室、會議室、食堂、宿舍小橋流水、亭臺樓閣、花園菏池應有盡有。

跟在衛鉉身邊的斛律光也是初次來此,他忍不住讚歎道:“好氣派的學堂,比起京城太學,也是不遑多讓了。”

王思政和韋孝寬、李穆、段韶亦是歎為觀止。

衛鉉笑著問道:“明月,你想不想進去讀書深造?”

斛律光大搖其頭:“學堂教的是經史子集、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又有面對武將的沒有武學、兵學,我還是算了。”

禮曹張承聽罷,笑著介紹道:“斛律將軍有所不知。上黨學院文武並重,分有文學院、武學院、兵學院、法學院、農學院、醫學院、工學院、算學院、縱橫學院、測繪學院、藝術學院。武學院和兵學院是培養軍事人才的地方,兩院暫時合二為一,它們佔了全院三分之一土地,光是訓練場就有二十五畝。”

斛律光哈哈大笑:“面面俱到,這樣才好。”

說話之間,只見一批老師帶著很多學子快步迎了過來。為首的竟然是太學博士溫子昇、邢劭和一名中年儒士。兩人還是來了上黨,今為上黨學院副祭酒。

祭酒是那名風度翩翩、丰神俊朗、溫潤如玉的中年儒士,儒士名叫孔靈龜,冀州衡水人,乃是孔子第二十八世孫。其先祖孔揚為博亭侯孔揚,七世後嗣至靈龜,官至太學博士。

孔靈龜學通南北經學,精博今文、古文經典,對經學、天文、歷學、算學都有研究。他與溫子昇、邢劭志同道合,後經兩位好友勸說,於是攜帶家人前來上黨。

孔靈龜不是謀士,卻是這個時代出色的教育家,行臺長史杜皎、司馬範宏、禮曹張承廢了好大力氣,才說服孔靈龜擔任祭酒一職。不過他還是與杜皎、範宏、張承約法三章。

他教書授課從來不問富貴貧賤,願學者皆可傾囊倒篋,他要求學院招生的時候,不分貧賤富貴、三六九等,凡是真心向學者,皆要招收。若是貧窮人家子弟,學院需要為這些學子提供食宿費用。

對此,行臺府官員自無不允。因為衛鉉辦學的宗旨就是打破名門世家對教育的壟斷權;就算孔靈龜沒有這個要求,他們也會這樣做。

“拜見都督。”一行人來走近前,向衛鉉躬身行禮。

“諸位先生免禮。”衛鉉看向孔靈龜,微笑道:“我聽說孔先生主張有教無類、文武並舉、德法相濟,甚至比武人還要尚武。先生這個理念非常好,希望先生教出更多這樣的學子。”

諸子百家之中,衛鉉其實比較喜歡儒學,儒學注重“人道大倫”,希望推衍“愛與敬”,讓人不拘泥、不保守,讓人不偏執、不極端,讓人與時俱進,不故步自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