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南北朝

第424章 鼓動人心

其推崇的智、信、聖、仁、義、忠六德;孝、友、睦、姻、任、恤六行;不但構起了人類最本源的先進價值觀,也有利於天下安寧。其推崇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更是支援人們全面發展;如果學子無法六藝俱通,他們還鼓勵學子專精一科。

而此時的儒學非但不迂腐,反而開明、靈活、激進,有的儒生面對異族之時,比武人還要兇悍。他們認為異族如果不知禮儀、不懂廉恥,直接殺了便是,這樣就不用與異族一般見識了。

對於這樣的儒學、儒家、儒生,誰不喜歡?

“孔靈龜定不負都督信重。”孔靈龜在上黨生活了九個多月,他透過各方各面瞭解了衛鉉為人,也看出上黨行臺努力發展民生。他在這裡如魚得水,彷彿找到了組織一般。

與老師們寒暄一番,衛鉉走向那群神情激動的學子。

他看著人群裡的一名少年郎,笑著說道:“我認識你,你是首批入學的學子,名叫呂炎;去年隨我去了南上黨。你槍術不錯,惜騎射不足、幹略欠佳,故主動返回學堂。快一年了,有沒有長進?”

呂炎想不到衛鉉還記得自己,激動的抱拳道:“稟都督,門下每日苦練不輟、攻讀典籍,一刻不敢懈怠。”

“不錯,我就欣賞這種喜歡力爭上游的奮進之風,等到文武博士允你結業,就來神武軍歷練。”衛鉉笑著點了點頭。冷兵器時代的軍官與火器時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這時候的拳腳、槍術、箭術、騎術、騎射、騎戰等技藝都要長期錘鍊才行。

一個人只有從小練到二十多歲,才敢說自己“略懂皮毛”。而底層軍官想讓一支軍隊如臂使指,首先靠的就是真正的本事,若你的武藝不如士兵嫻熟,根本無法服眾。當你成為中高將領,才要考慮謀略什麼的。

“喏。”呂炎應道。

“你是姚健吧?你的父親是驍勇軍校尉姚謙,他能征善戰,從無差錯,你亦要勤學苦練,不可墮了令尊之名。”衛鉉又對一名英武少年說道。

“稟都督,門下晝夜苦練、不敢有絲毫懈怠。只願有朝一日能夠為都督征戰沙場。”姚健亦是激動的說道。

“會有機會的。”衛鉉鼓勵道:“你的父親不識字,可不能學他。你在學武的同時,也要多看書,否則當不了將軍。”

姚健應道:“是。”

衛鉉目光看向一名身穿武士服的少年,說道:“魏華,你的父親魏緒是民曹司司長,他不通武學;你既入武學、兵學,當勤學苦練;若能文武並舉,比你父親還有前途。”

這話若是由別人來說,只會惹來魏華反感,可衛鉉不同。魏華聽罷,大聲道:“門下定遵都督教誨。”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