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鬱東剛才還在暗暗責怪程時太冷血,段守正傷成這樣,他卻著急回去。
現在才明白,程時是趕著回去報仇。
程時平時一副萬事不放心上的樣子,讓人以為他好欺負,其實被觸到逆鱗時的狠決勁兒,簡直像個活閻王。
蔣鬱東想了想:“好,要我幫你做什麼。”
程時:“我給你列個清單,你去幫我把元件弄回來就行。既然國產的做不到,那就索性不用國產的。最好用二手元件,讓人沒法追溯源頭。而且這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不然他就直接叫盧再雪和林雪霽幫忙了。
蔣鬱東:“好。”
程時回去後就閉門謝客,開始設計機器狗的圖紙,列清單。
大家雖然習慣了他這麼幹活,可是不明白什麼能讓他放下手裡的機床研發來做。
雖然都很疑惑,卻沒有人敢打攪詢問他。
大家都笑稱程時跟古代的高人大俠一樣定期就要“閉關修煉”。
程時從來沒有覺得這麼難。
因為之前做的東西都可以慢慢來。
現在這個事,他不能等。
因為不把這個仇報了,別的任何事,他都沒心思做下去。
可是現在缺的東西太多,做出來的東西效能肯定遠遠比不上後來的。
就光動力這一塊,就讓程時很惱火。
我國跟敵人的邊界都是高原,大片的無人區,而且地形複雜,上坡下坡,本來就很消耗能量。
就算是冒著被對方發現的危險,運到邊界線上再放,機器狗也跑不到敵人的軍營就沒電了。
如果電池不行,那不做純電的,做混合動力和純燃油發動機呢?
就可以克服電池容量太小的短板。
後來的機器狗不用燃油發動機,是因為噪音太大,不利於隱蔽,就算考慮作為民用服務機器人,也要適應室內或居民區等對噪音敏感的場景。
可是他現在完全不用顧慮這個問題,因為現在機器狗要走的基本是無人區。
所以,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在混合動力和燃油發動機中二選一。
現在主流的小型燃油發動機,比如霓虹的,最小重量100kg,熱效率約20%。理論上,油箱容量30L,如果只有油的自重22公斤,理論續航時間為400小時。按照速度5km/h時可計算,續航可以達到2000公里。但是實際上發動機自重和油箱就已經達到120kg,再加上機器狗其他裝置,總重達到200公斤,續航距離變成三分之一,就是700公里,這還是平地上,不考慮爬坡,坑坑窪窪。所以實際上壓根達不到那麼遠。
混合動力方案,電池加上發動機,總重量比純燃油的還要高,續航距離會不增反減。
所以,只有研發小型發動機,減小發動機自重,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才有可能實現。
小型發動機需要的精密軸類零件加工,他倒是可以自己解決。材料也可以用鋁合金或者鎂合金加碳化矽塗層。
但是微處理器效能難以實現實時燃油噴射控制。現有的感測器也無法實現空燃比閉環控制。
如果用簡易電噴系統呢,開發開環控制演算法,透過脈寬調製控制噴油器,縮短響應延遲。
用機械式節氣門位置感測器和熱電偶替代後來的感測器。雖精度不足,但能滿足基本控制需求。
或者,用太陽能電池,機器人白天充電,晚上跑,反正沒有時限,只要能到就行。
但是這樣一來,不需要發動機和油箱,自重就能減輕很多了。
要是有三結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就好了。
可惜那東西要三十年後才會出現。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