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東漢,開局公孫度

第99章 想法

吹了好幾下,杜期放下草莖,緩口氣,指著尚未平靜的碗中水道:“就像這樣,讓氣自己去攪拌鐵水。”

“啪啪啪!”在眾匠人被杜期的突發奇想搞得懵逼的時候,公孫度使勁拍起手掌來。

“杜老大才!”他站起身,不吝讚美道。

杜期的想法其實就是後來的轉爐鍊鋼法,成熟的轉爐鍊鋼法就是往鐵水中通入高壓的氧氣,氧氣能夠與鐵水中的碳、以及其他的雜質反應,並且這個氧化過程是放熱的,根本不需外部加熱,鐵水會自動保持液體狀態。

公孫度在腦海中搜尋轉爐鍊鋼,似乎英國最初的轉爐,也沒有高壓氧氣可用吧?那時候好像是直接通入的空氣?

那麼以他們現有的條件,這法子好像能用?

轉爐的形制是什麼樣子的來著?公孫度心跳加快,使勁回憶自己那久遠的大學知識。

眾人見公孫度盛讚杜期的想法後,竟然一頭扎入了自己的世界中,開始用筆在紙上塗塗畫畫起來。

“有了,梨型爐,安裝在可旋轉支架上,風口設定在下部,這樣才能讓氧氣與鐵水充分反應。”

沒多久,公孫度就將自己記憶中的轉爐畫了出來,他立即招來杜期詢問:“這樣的爐子好做嗎?必須要能承受高溫,很高的溫度!還有高壓。”

杜期也看出來了,這是按照他的想法設計而出的,他卻沒有立刻回答公孫度,反而發問道:“主公這爐子,沒有進火口?怎麼加熱?”

“唔,”公孫度對杜期問題還是耐下性子想辦法回答的,“杜老勿憂,這就像民家燒火的吹火筒,越吹溫度也就越高,放在鐵水中也是一樣的,只要我們想辦法將吹氣的力道加到足夠大,那麼就根本不需要額外的熱量輸入,它自己就會保持在鐵水狀態的。”

聽了公孫度的解釋,杜期似懂非懂,不過這種類比的解釋,還是很有說服力的,於是他便開始思考公孫度設計的轉爐可行性起來。

“唔,襄平此地,製作耐火磚材料有許多,比南陽的爐磚都還要齊全一些,符合主公所要求的高溫爐磚,多次試驗,應當是能找到合適的材料的。”杜期將圖畫翻過來瞧了眼這個奇怪形狀的爐子,繼續道“至於壓力嘛,主公可以用鐵或者銅等金屬材料,來製作此爐的外殼,這樣一來應當是不怕它內部壓力的。”

短短時間,杜期的腦海中就給出了許多方案,以他這種老冶鐵匠人,見過的礦石、爐磚材料數不勝數,他有信心能找到適合公孫度設計爐中所用的材料。

“呼!!”公孫度長舒一口氣,他真的慶幸自己在洛陽獄中救了這個小老頭,這才叫人才啊,這些幹了一輩子冶鐵的匠人的經驗才是這個行業裡最為寶貴的資財啊!

要是公孫度自己想辦法來實現轉爐的構想,光是各種材料的搜尋就是一個大問題,更不用說實際操作中遇到困難時,所需要的那些古老經驗了。

公孫度越發感慨,自己前世的知識只能作為技術線路上的骨架,而其具體的血肉,只能靠這些親身實踐之人來將之豐滿。

“唔,要想保證安全的話,屬下推薦用銅鑄造一個外殼,這玩意兒簡單的很,肯定牢靠,就是貴了些。”周圍匠人也都圍了上來,爭相出起主意來。

“我知道一種材料,絕對受得起主公所說的高溫,那便是石碳【墨】,我用它試過鍊鋼,效果還不錯,燒了這麼多次,還沒壞!”

公孫度見大家的興致這麼濃厚,將他剛剛的改進想法一股腦的講出來。

“用鐵軌?某怎麼就沒想到呢?不愧是主公!”有人看到將鐵水轉運車換成鐵軌小車,發出感嘆。

“大鐵錘?水力鍛錘?不就是將水排換一個傳動裝置嗎?這個不難,有實現的可能。”有人看到公孫度畫出的鍛錘手稿,琢磨了一下,發現也不是很難。

“還有這個,高爐邊上修一個坡運礦石,或者搭架子送礦石,嗯,的確比人力搭梯子有效率些!就是修建需要花費些時間罷了。”也有人對如今加料的方式表示低效,同意公孫度的方法。

公孫度見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很是開心,他看的出來,這些人沒有因為他的身份而故意諂媚,那些話也都是真情流露。

“啪啪!”公孫度拍手示意,見大家注意力轉過來,他來到上首,將上邊的案几豎著立起來後大聲道:“今日大家都提了許多有意思的想法,某覺得都可以一試。”

“順便也可以修一些更有效率的物件、比如軌道,天車、高架。”

公孫度拿起地上的毛筆,在立起來的案几上寫道

“1.冶鐵所裝置翻新、改進。”

“還有那生鐵熟鐵結合鍛造的法子!”有人惦記著杜老提到的新式鍊鋼法。

“2.灌鋼法試驗。”公孫度乾脆使用了後世對這種工藝的稱呼,唰唰寫了上去。

“還有主公提到的火焰反射的爐子!”杜期提醒道。

“3.反射爐鍊鋼試驗。”

“最後的那奇怪爐子!”

“4.轉爐鍊鋼實驗。”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