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陳文軒從新家偌大的炕上翻轉醒來。
沒有鬧鐘,陳文軒尋思是不是有時間養兩隻小雞,不僅可以打鳴,還可以下蛋。
麻溜的起來,外面的天色還是朦朦朧朧的一片,天邊的啟明星依然掛在明月之下。
天空一邊湛藍透著青光,月色下,賀家川窸窸窣窣早起的人們已經開始忙碌了。
十二月的陝北,天色依然清冷,院角的殘雪還堆積的厚厚的一層。
哈了口熱氣,搓了搓手,陳文軒開始忙碌了起來。
將要做的事情進行梳理,陳文軒也按照一二三來統籌起來,做個時間管理大師。
利用燒水洗漱的時間,先將米飯放在蒸籠上,接著再準備中午的菜。
一個簡單的色香味俱全的蒜苗回鍋肉,蒜苗是臨晚虎子過來送碗順便帶來的。
蒜苗在陝北是冬季裡一種比較適合種植的蔬菜,通常需十月底或十一月初進行種植,此時正是應季的季節。
聞著香味,張璐和周靜秋端著飯盒笑著走了過來。
昨晚走的時候,張璐便和陳文軒說了以後和周靜秋在這邊搭夥。
知青院子那裡人太多,兩口灶做飯總要排隊,不太利索。
對此陳文軒也沒有拒絕,吃飯的時候有個人說話也不錯,而且有著張璐在,周靜秋也不會太尷尬。
“文軒哥,你這做的什麼,好香啊!”
作為一個吃貨,張璐無疑是合格的。
“蒜苗回鍋肉”
笑著對張璐說完,陳文軒望了一眼身後的周靜秋輕輕的笑著。
目光觸及,也是同樣帶著七分微笑三分羞澀的眼神。
至於早飯,就是單純的泡鍋巴,鹽、香油以及豬油調味。
一人一大碗,嚼起來嘎嘣脆,很好吃。
鍋巴是是昨天大鍋煮米飯後陳文軒炕的。
小時候,農村大鍋煮飯,總會將鍋巴炕好,裝在密封的餅乾桶裡,泡著吃,幹嚼,或者夾著菜吃都很好,算是童年的一樣零食。
一切收拾妥當時間也到了早晨的七點,天色熹微透著亮光,原本暗淡的遠方,雲朵鑲嵌著金邊,橘紅橘紅的,看著天色說不定還有變。
三人提溜著飯盒水壺朝著隊部走去,吵吵鬧鬧的,如同散亂的羊群。
對於這每天重複的場景,賀紅兵和王大剛早已習慣,分發工具帶人出發,一切都按部就班的重複著。
提著自己的鐵鍬,陳文軒扛在肩上。
如果說這種下鄉來的生活唯一不習慣的可能就是這每天的早起。
來到廟坪山這邊,天色已經大亮,陳文軒老馬識途的來到自己的小組跟在後面撅著鐵鍬。
幾鍬挖下去,賀紅兵便走了過來,招呼起眾人朝前走去。
廟坪山地處雙水村和賀家川交界的地方,兩村沿著廟坪山的等高線一分為二各佔一半,但總體這樣的劃分總是模糊的,誰多佔點誰少佔點並沒有那麼明確的界限。
賀紅兵帶著陳文軒他們過來就是想要往前再推進一點,賀衛國昨天從公社回來說了下這是公社裡周文龍的意思。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