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蓀別名竹參、竹笙、面紗菌、網紗菌,形態特徵明顯。
菌蓋呈鐘形,上有青褐色的孢體。
菌蓋下面是菌裙,菌裙為白色空網格狀,從菌蓋向下鋪開,如同網狀的裙子,有長裙竹蓀和短裙竹蓀之分。
菌柄白色、中空、呈紡錘形或圓筒形,支撐著菌蓋和菌裙。
菌托似碗缽,包在菌柄的基部,顏色多為灰白或粉紅或紫色斑塊。
沒抽條的竹蓀也是好寶貝,叫竹蓀蛋。
竹蓀蛋呈圓球形,切開有分層,似雞蛋的蛋黃和蛋白,未成熟時為白色或粉紅色,成熟時顏色變深。
它是竹蓀的幼年狀態,即胚體階段,由夢蓀、孢子、菌蓋、外包被四部分構成。
竹蓀是竹蓀蛋長大後,破殼而出完全伸展的子實體階段。
兩者的價格有不小差異。
竹蓀蛋通常只有鮮貨,價格一般每千克一百元左右。
竹蓀有乾貨和鮮貨之分,鮮貨價格每千克兩百到三百元,乾貨價格更高,能達到三四百一斤!
“爽!!”
嚴晟喊著,雖然現在這年代的人不知道這是個好寶貝,賣不出去,但自己吃著爽呀。
即使不賣錢,自己吃著舒坦也行,關鍵是這玩意兒營養價值高。
回去煲湯、炒菜可是上上選。
嚴晟立馬把周圍的竹蓀先放在竹籃裡,再趕緊用布遮住。
竹蓀可嬌氣了,長在地上的竹蓀只要太陽一曬,不到半小時就分解融成一灘泥,所以他得和太陽搶時間才行。
忙活了一陣子,累的嚴晟滿頭大汗。
“這一趟看來是真沒白來!”
裝了滿滿一兜,等他下山時,聽見山上有咯咯噠的叫聲。
“野雞?”
嚴晟下意識的摸了下自己的後肩,發現沒帶槍。
“算了,明天再來收拾它!今天先把竹蓀處理乾淨,晾曬好才行。不然真就糟蹋,我這麼好的寶貝。”
嚴晟回屋的路上碰見楊建媽。
楊建媽見嚴晟小心翼翼的,立馬問道:“籃裡面的東西是什麼?”
“還能是啥子,我媽給我拿的雞蛋!”嚴晟鬼迷日眼道。
“哦,那你賣給我幾枚嘛,我拿去給宋英補身體。”王茜講。
“王孃孃這才不行哦,只有幾個蛋,我娃兒都不夠吃,你要買雞蛋去鄉下收蠻,現在雞蛋又不貴!”
李心茹見嚴晟神秘兮兮的回屋,“籃裡面是什麼?”
“好寶貝!”
嚴晟把黑蓋掀開,李心茹看見籃子裡的竹蓀一眼認出來。
“面紗菌!”
“你認識這個?”
“肯定啊,這玩意兒在縣城能賣兩百多一斤呢!”李心茹講。
“兩百多??你確定!”
嚴晟的眼睛都瞪直了,它這一筐至少有一斤重,算成錢都能換兩張四偉人頭像了。
“確定啊!不過縣城賣的是乾的帽子菌,你這點曬出來估計一兩都沒有吧。”
“!!!縮水這麼嚴重!”
嚴晟還以為沒有人收呢,沒想到是自己孤陋寡聞了。
“怎麼?你又蠢蠢欲動想拿去賣了?”李心茹問。
“怎麼可能!待會兒我就給你竹蓀炒蛋吃。”
嚴晟在廚房裡忙活,把這些玩意兒去泥清洗乾淨。
熱油下鍋,洗乾淨的竹蓀立馬縮水。
要不是起鍋快,不然竹蓀都變成一灘水了…
“媽的!這玩意兒這麼賺錢,早知道就在山上再多找會兒!能曬一根是一根。”
嚴晟依舊耿耿於懷,“老婆,你說那地兒下次下雨還能長帽子菌嘛?”
“不知道,我只曉得它只在夏秋交際的時候才有。”
“哦哦,原來是這有幾天,要是碰見沒有下雨天估計都不得長,怪不得賣這麼貴!!”
嚴晟喃喃自語,吃完飯他心有不甘,決定再去那地兒一趟碰碰運氣。
趁著楊建、宋英來自己家看電視,揹著槍、挎著籃子悄咪咪的出了門。
早上走的是山的右面,右面現在已經被太陽曬著了,估計也沒菌子這些猛貨。
他改變策略,決定從山的左面往上走,搶在太陽曬在山左面的時候找到那些菌子。
他不信整座山只有之前那片竹林才有竹蓀…
這座山嚴晟也叫不出名字,在林子裡摸索了一陣子,都沒有看見走過道的痕跡,應該平日都沒人走過。
未開發的大山,簡直是自己這種打獵人的天堂,裡面的狠貨應該比磨兒山多得多。
唯一的缺點,他這次只帶了三發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