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江南百姓被秦王朱樉搜刮走了最後的錢財,導致百姓對大明恨之入骨,再無半分留戀。”
“再加上關中拿下江南之後,撒遍銀子替前朝還債,所以百姓很是擁護關中。”
“但也僅此而已,關中因為制度問題,想要在江南推行平等教育,可江南全都是些泥腿子,要麼就是地主豪紳,早就習慣了皇帝的王化制度,根本不需要改變。”
“所以哪怕費力用了二十年,江南百姓還是不習慣。”
朱瞻基唏噓道:“聽二叔說的,似乎是這個道理。不是說四分天下嗎?還有一處呢?”
朱高煦笑著說道:“第四處就是川蜀了!這裡因為進出不便,所以百姓更傾向於舊時朝代。”
“不過,四分天下不是因為這個,而是因為他們的選才制度。關中的書院出人才,其他三處的書院也出人才,但因為近水樓臺,所以關中的人才更受重用,其他三處就有不服,從而導致了中原官場慢慢變成了四派分裂。”
“表面上和和氣氣,全都聽從宰相的治理,實則是拉幫結派,明爭暗鬥,歷朝歷代的官場都有此弊病,他逍遙侯黃易廢除了皇帝又如何?這個他就解決不了!”
聽到這裡,朱瞻基已經服了,一改往日對這位二叔的印象,突然覺得二叔的智謀,不下於自家老爹,只是行事風格不同罷了。
老爹是仁政懷柔,二叔則不拘一格,或者叫不擇手段!
或許老爹的仁政長久來看是更好的,但卻沒有二叔這種雷厲風行能收到實效。
“逍遙侯黃易在中原名聲太大,所有人全都在他的陰影下蟄伏,一旦他這把利劍被從頭頂摘去,你覺得單憑他那些徒弟們,能鎮得住天下那些野心勃勃之輩嗎?”
“還有那些意圖復辟的貴族們,人家千年之前就是貴族,憑什麼他黃易一句話,就讓人家跟泥腿子們一樣了?”
“世人都是偏私的,誰不想多吃多佔,誰不想自家擁有良田千頃、房屋萬間?誰不想做人上人?”
“可卻被黃易整整鎮壓了二十年,你說人們到底是會恨他,還是會感激他?”
沉吟片刻,朱瞻基答道:“野心家會恨他,無能之輩會感激他。”
朱高煦撫掌讚道:“不錯!但那些無能之輩永遠只是牆頭草,誰贏他們讚美誰,所以他們的感激一無是處。天下永遠不是他們這些人說了算的。”
“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言,呸!全是屁話。我們朱家起於微末,若不是你太爺、我的皇爺爺——洪武大帝雄才大略,有吞天的野心,能一統天下嗎?”
“說白了那些無能的百姓不過是低眉順耳的牛羊,有奶便是娘!最後全都要受野心家的驅使。”
“沒有黃易的鎮壓,中原天下瞬時大亂,哪裡還有人關注仇恨?”
“若天下不亂,我們如何火中取栗,重新殺回中原呢?”
嘶……好可怕!
朱瞻基滿臉震驚,他沒想到,一向惡名遠揚的二叔,胸中竟然藏著這麼大的佈局?
哪怕事實證明他失敗了,但也足夠讓人豎起大拇指叫聲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