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太多人,人多反而亂,衛東跟我搭把手就行。”黃雲輝心裡有譜了。
“材料也好辦,隊裡庫房找點舊木料、草簾子、油布啥的。”
“夠的,各家湊點高粱杆、蘆葦蓆子,再要點粗麻繩和釘子。”
“好,庫房鑰匙給你,要啥自己去拿,需要誰幫忙吱聲!”胡大軍痛快得很。
說幹就幹。
黃雲輝帶著胡衛東,一頭扎進隊部庫房。
翻騰了半天,找出不少能用的舊木方、幾塊還算完整的厚油布,還有一些半舊的草簾子。
地方就選在打穀場旁邊一處背風向陽的空地。
黃雲輝拿根木棍在地上大致畫了個長方形,比劃著大小。
“輝子哥,這棚子得多大?”胡衛東扛著兩根木方過來。
黃雲輝指著畫好的線。
“長起碼得三丈,寬五丈,高一丈,不然掛不了多少魚。”
“咱得儘快把這批魚都烘出來!”
兩人開始動手。胡衛東力氣大,負責鋸木頭、打樁。
黃雲輝心思細,負責搭框架、固定。先用粗木方在地上釘牢,做出四邊的底框。
接著豎起一根根一人多高的柱子,頂上再用木方橫著連線起來,形成屋頂的骨架。
周圍的社員看他們忙活,也有熱心腸的過來搭把手。
有人幫著扶柱子,有人遞繩子、釘子。
“輝子,這根柱子歪了,我幫你正正!”
“給,釘子,錘子在這!”
“這油布夠不夠?我家還有半張舊的!”
都是為了搶大傢伙過冬的口糧,誰也不願意閒著。
人多力量大,一個結實的木頭框架很快就立起來了。
黃雲輝指揮著,把找來的厚油布仔細地蒙在框架頂上和朝北、朝西的兩面。
用大鐵釘和麻繩死死固定住,防風又防雪。
朝南和東面,為了採光和通風,釘的是半舊的草簾子和各家湊來的蘆葦蓆子,透光又透氣。
棚子裡面,黃雲輝和胡衛東又用剩下的木料搭了好幾層結實的架子,像梯子一樣,一層一層,好掛魚。
最後,黃雲輝讓胡衛東在棚子最裡面的地上,用磚頭壘了個長條形的簡易灶膛。
上面架幾根粗鐵條當爐箅子。
灶膛口開在棚子外面,這樣添柴燒火在外面,煙和熱氣順著棚子往裡走,掛的魚自然能烘好。
他又在棚子最高處的兩頭,開了兩個小小的通風口,讓溼氣能跑出去。
忙活了大半天,一個簡易但看著挺像那麼回事兒的烘乾棚就搭好了。
黃雲輝從懷裡掏出個裝著靈泉水的小瓶子,圍著棚子根腳和接縫處仔細灑了一圈。
又弄了點水,混上點鍋底灰,把油布頂和容易漏風的地方都刷了一遍。
“輝子哥,刷這灰水乾啥?”胡衛東不解。
“加固,密封,省得熱氣跑了,也防蟲防黴。”黃雲輝簡單解釋:“這水刷上去,幹了更結實。”
棚子剛弄好,胡大軍就帶著人把第一批處理好的魚送來了。
魚都剖洗乾淨,用鹽和少許調料簡單抹過,穿了麻繩掛在棚裡的架子上。
一層層掛上去,白花花的魚片排得整整齊齊,看著就喜人。
胡衛東抱來乾柴,在棚子外的灶膛口點起了火。
火苗舔舐著鐵條,熱氣開始順著棚內的空間緩緩上升。
“行了!火別太大,得文火慢烘。”
“守著的人也勤看著點,隔幾個時辰進去翻翻面兒,讓魚烘得均勻。”黃雲輝叮囑看火的社員。
火慢慢燒著,熱氣在棚子裡瀰漫開來。
沒過多久,就能聞到一股淡淡的、帶著鹹鮮味的水汽從通風口飄出來。
第二天一早,黃雲輝和胡衛東鑽進棚子檢視。
只見昨天還水潤的魚片,已經明顯收縮變緊,邊緣微微卷起,顏色也從白變成了淡淡的金黃。
摸上去幹爽有韌勁,不再是軟趴趴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