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如此,建築規模必須龐大。
所以,李承淵指示按鑑察院的規格來設計乾坤書局總部。
考慮到要保持低調,不必大張旗鼓,分階段修建也無妨。
為此,他給萬三千提了些建議,對方也應聲答應,會盡快督辦此事。
新的情報組織組建起來後,妙音坊的重要性就會下降。
李承淵下令趕緊撤回所有從事情報工作的人員,讓妙音坊自行發展下去。
之後,李承淵聽取了萬三千關於王府商業發展的彙報:王府旗下共有33家商鋪,包含多家分店,涉及的行業範圍很廣。
其中有有間客棧、有味軒等品牌店鋪,還有新開辦的“一點浩然氣”浩然鏢局,由甄平統領。
此外,還有糧油食品、布匹藥材等商品貿易,不過這些繁雜的業務由萬三千匯總後向李承淵彙報,他聽後頗為滿意,還決定組建青雲商盟,任命萬三千為盟主,綠蟻擔任總顧問,以保證財務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梧桐苑的丫鬟中,綠蟻以棋藝出眾聞名,頭腦極為聰慧,各方面才能都十分突出。
只不過和擅長整體規劃的紅薯比起來,綠蟻更適合做“軍師”。
因此,李承淵一直讓綠蟻協助紅薯。
在紅薯把王府管理得井井有條的過程中,綠蟻的功勞很大。
如今,王府的五大丫鬟裡,紅薯、綠蟻、青鳥都能獨立處理事務;而桑文和黃瓜就相當於李承淵的“秘書”。
桑文擅長文字,通曉音律,能幫李承淵抄寫書籍、演奏樂曲,讓他心情愉悅。
黃瓜則負責照料李承淵的飲食起居,她是府裡的開心果,雖說有些笨拙,卻天生愛笑,府裡所有人都喜歡她的笑容。
看到她笑,大家都會不自覺地跟著露出微笑。
這次會議,把李承淵目前的實力佈局梳理得清清楚楚,幾乎每個人都明確了自己的職責,楊萬里也不例外!
楊萬里現在是李承淵的幕僚,負責社交應酬和處理官方事務。
雖然他不太喜歡這些事,但還是甘願承擔,因為他志向遠大,清楚這是成為高官的必經之路。
儘管有時做起來並不輕鬆,但楊萬里覺得很充實,也充滿鬥志,更重要的是,他遇到了賢明的主公,這讓他內心安穩,充滿了奮鬥的動力。
這次會議增強了王府的凝聚力。
會議結束後,萬三千連夜離開,其他人也各自回房休息。
李承淵原本也想早點休息,因為第二天他要親自出城執行任務——追捕司理理。
但由於宮羽難得來訪,李承淵便留她共度良宵。
在寢殿裡,宮羽的聲音格外動聽。
第二天一早,天空中的風雲就變了模樣!
司理理在前一天燒了花船離開京城後,兵分六路,混在人群裡往北走。
作為牛欄街案子唯一的突破口,又是北齊在慶國地位最高的密探,她的行蹤讓好多人都揪著心。
追得最緊的要數鑑察院一處,還有範閒和王啟年。
天剛亮,他們正準備出城去追,卻被朱格帶著一隊人攔了下來。
朱格想抓住司理理來換取好處,不希望範閒破壞他的計劃。
可半路上,戶部侍郎範建帶著禁軍突然出現,為範閒保駕護航,朱格沒辦法,只能退讓。
範建一來,範閒就順利出了城。
鑑察院一處的人心裡很不甘心,有人發現用來攔截的馬像是軍用的,這說明那是皇帝的親軍。
朱格感嘆道:“這表明陛下對司南伯十分信任啊!”院長離京時特意交代過,儘量別和司南伯正面衝突,除非涉及謀反或者殺君這樣的大事。
下屬不明白:“為什麼一個戶部侍郎這麼特別?”
朱格回答:“那是在陛下還沒登基、處於潛龍時期就陪在身邊的老朋友啊。”
下屬還想再問,朱格揮手讓他別說了:“範閒這個人沒什麼好怕的,關鍵是要抓緊追捕,一定要把司理理攔在邊境以內。”
禮郡王府裡,李承淵吃完早飯,做好準備後,一直在等十三先生的訊息。
上午巳時三刻,終於收到了密報:“殿下,十三先生傳來訊息,司理理打扮成普通老百姓,剛剛折回京都,正想從東門離開!”
李承淵馬上站起來,戴上面具,裝作範無咎的樣子,又穿上斗篷把全身都遮住。
老黃扮成一個江湖俠客,頭髮亂糟糟的,臉上貼滿了鬍鬚。
兩人裝扮好後,立刻騎上戰馬,朝著城門飛奔而去!
城門附近搜查得很嚴,但李承淵和範無咎畢竟是男子,而且有幾個守城的衛兵認出了範無咎,知道他是二殿下身邊的貼身護衛。
所以,根本沒人敢仔細檢查他們,很快就放行了。
兩人順利出城後,一直往東邊趕。
沒走多遠,路邊突然出現一個人,輕手輕腳地走到他們身邊,低聲說:“問心無愧白天事。”李承淵愣了一下,隨口回應道:“不怕打更夜晚聲?”
那人馬上回答:“回大人的話,我是打更人銅鑼,擅長追蹤,司理理剛剛從這裡經過,請大人跟我來!”說完,銅鑼牽過自己的戰馬,飛身跳上去,像風一樣往前衝去。
李承淵看著這個自稱銅鑼的打更人,心裡又好氣又好笑。
他原本給打更人定的口號,竟然被當成接頭暗號了?
不過他也清楚,十三先生辦事效率很高,昨晚剛宣佈新的情報組織,第二天早上就見到打更人銅鑼了。
這說明十三先生早就為這事做好了充分準備,只要命令一下,就能立刻行動。
現在最重要的是趕緊追上司理理。
李承淵甩起鞭子抽了一下馬,催著馬緊緊跟在後面。
與此同時,在另一邊負責往北追蹤的範閒也開始覺得不對勁。
以他的聰明才智,仔細琢磨後,發現了司理理用的瞞天過海的計策。
和王啟年商量後,確定她假裝往北逃,其實另有打算。
範閒意識到,司理理的真實想法是分散大家的注意力,把大家引向北方,然後悄悄返回京都,從東門出去一直往東,到澹州後再從海上返回北齊。
這無疑是個很巧妙的計劃。
可惜遇到了範閒,只能功敗垂成!範閒立刻決定改變追捕方向,帶著王啟年轉向東方全速追趕,還憑著輕功抄小路在山林裡穿行。
就算比對方出發晚,最終也咬住了目標,保持著不算太遠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