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必安同樣百思不得其解:“屬下也覺得奇怪。按理說,就算要拉攏朝臣,也不該如此大張旗鼓。他之前舉辦詩會,結交官員子弟,明明有更好的路子。若真看中誰,透過他們的子女暗中接觸不是更穩妥?”
“問題就出在這裡!”李承澤沉吟道,“這些道理連你都懂,老三又豈會不知?就算他一時疏忽,他府上那些謀士幕僚也會提醒。”
可偏偏老三選擇了最直接、最笨拙的方式。
“所以,老三這麼做必有深意!我們現在要弄清楚的,就是他到底在打什麼算盤……”李承澤突然話鋒一轉,“對了必安,禮郡王府那邊進展如何?”
謝必安連忙回稟:“殿下放心,我們已經在接觸他的丫鬟雜役了,這些人已經有些動搖,相信很快就能有所收穫!”
“很好!不過還要再快些,我總覺得老三這次所圖非小啊!”
......
“本來就不簡單。”太子對著身旁的宮女微微一笑,“老三可是我慶國未來的棟樑,若是連這點腦子都沒有,這天下還有聰明人嗎?”
“那殿下可知道三皇子究竟意欲何為?”
“我要是知道早就告訴你了!”太子搖頭笑道。
“殿下,長公主說如果您也不知情的話,她打算設宴邀請三皇子了。”
“姑姑要親自招待老三?”太子眉頭微皺,思索片刻後搖頭道,“先不急。你去回稟姑姑,就說老三的態度尚未明朗,她暫時不必出面。姑姑也不必擔心,眼下老三與我們並無利益衝突。即便他真有什麼謀劃,也不是衝著我們來的。我們靜觀其變就好,貿然插手反而容易節外生枝。”
“奴婢明白了。”
暮色漸沉,李承淵的六部拜會之旅終於畫上句號。從兵部到吏部,所有重臣的府邸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御書房內,炭火嗶剝作響。陳萍萍佝僂著背,正在向倚在龍榻上的慶帝細說今日見聞。“禮部郭大人與戶部範侍郎最是殷勤,刑部韓大人和工部周大人態度模稜兩可,其餘諸公要麼冷臉相迎,要麼索性閉門謝客。”
慶帝手中把玩的玉如意突然停住,眉間皺起三道深紋:“朕的皇子上門,他們竟敢這般怠慢?”
輪椅上的老人趕忙賠笑:“這些老狐狸都怕惹禍上身啊。”
“避嫌?”皇帝突然發出刺耳的笑聲,“朕在他們眼裡就是這般小肚雞腸之人?”
陳萍萍的額頭沁出冷汗:“聖上胸襟似海,是他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沉默如同實質般在殿內蔓延。良久,慶帝突然發問:“依你之見,老三最想拉攏誰?”
“老奴不敢妄言。”黑衣老人謹慎地斟酌詞句,“這些官場老油條就算有心投靠,也不會輕易顯露。若非要挑明,範侍郎倒像是真心實意......”
“範建那點心思還用你說?”皇帝不耐煩地揮手打斷。
陳萍萍佈滿皺紋的臉上擠出苦笑:“那便只剩郭尚書了。”
“郭攸之?”慶帝眯起眼睛,“朕記得,他向來與東宮往來密切?”
監察院院長此刻恨不得縮排輪椅:“此事......老臣實在不便多嘴。”
“你的意思是,太子和老三已經暗中聯手了?”
“聖明不過陛下,只是老臣眼拙......”黑衣老人第三次露出尷尬笑容。
皇帝的目光如同實質般壓來:“當真看不透?”
在令人窒息的寂靜後,慶帝忽然話鋒一轉:“陳愛卿,你有多久沒歸鄉了?”
陳萍萍怔了怔:“回陛下,確實多年未回了。”
“想家嗎?”
“夜深人靜時,倒常想起故鄉的炊煙。”老人連忙接話,“這些年雖在監察院鞠躬盡瘁,也是時候回去看看了。”
“準了。”慶帝漫不經心地擺手,“把院務交接妥當,年後返京即可。”
陳萍萍當即顫巍巍行禮:“陛下體恤老臣,臣感激涕零!”
“退下吧。”
待輪椅的吱呀聲消失在長廊盡頭,慶帝對侍立在側的侯公公淡淡道:“傳三皇子。”
禮郡王府的後宅!
與記憶裡京城的四合院截然不同,這座慶國親王的府邸由數十個功能各異的建築群構成。
這片建築群囊括了會客的前廳、居住用的廂房、處理事務的後廳,以及廚房、庫房、馬棚等生活必需場所。
更有專供休憩的花園、娛樂區域,以及長史司、護衛處這類職能機構。
整座王府就像微縮的城池,自給自足,應有盡有。
按常理,這般規模的府邸至少需配備百餘奴僕。
但眼下府中僅有八十餘人,確實稍顯緊張。
好在李承淵尚未娶妻納妾,更無子嗣,現有僕役倒也夠用。
三進院落分工明確:
前院安置僕役,接待普通訪客,舉辦宴席;
中院用於重要會晤,設有宗祠與儲物間;
後院則是李承淵與貼身侍女紅薯、青鳥、桑文等人的居所。
最大的一座宮殿歸李承淵獨享,兼具寢居、讀書、練武三重功能。
右側小院住著侍女們,十餘間廂房綽綽有餘。
左側院落暫時閒置,專為未來王妃預留。
自紅薯執掌府務以來,一切變得井然有序。
她編纂的內務條例詳細規定了差事分工、月錢發放、行為準則及懲戒制度。
除王爺本人外,所有居住者都必須熟記條款。
李承淵對此舉雙手贊成。
雖疼愛侍女,但他更明白無規矩不成方圓。
既然讓紅薯管家,就該給予充分信任。
令他欣慰的是,姑娘們雖辛苦卻毫無抱怨,個個認真背誦規章。
看著她們用功的模樣,他不禁慶幸自己無需參與這場背誦大會。
---
當陳萍萍入宮面聖時,李承淵正在府中自得其樂。
後花園旁的春宵樓本是觀景臺,今晨被紅薯改造成娛樂場所。
樓名取自王爺所作“春宵一刻值千金”的詩句——此詩尚未流傳,仍保留著春夜珍貴之本意。
隆冬時節,朔風捲著鵝毛大雪。
但春宵樓三層暖意融融,炭火噼啪作響。
李承淵正與桑文、黃瓜、綠蟻搓著麻將,青鳥靜立一旁觀戰。
整座小樓其樂融融,與外界的凜冽形成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