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災:無盡者的遊戲

第69章 不尋常(第四更)

周宏(鍵盤戰神)的目光在筆記本上關於“尖嘯者精神衝擊高度同步率(\u0026gt;90%)”的記錄處停頓,指尖無意識敲擊著桌面。

下午F區稜堡傳回的戰鬥錄影細節在他腦中逐幀回放——那些反常的戰術配合絕非偶然。

與過去七日屍潮無休止的、海浪般拍打防線的無腦衝鋒不一樣,今日F區遭遇的攻勢,透著一股截然不同的算計:

尖嘯者的精神衝擊恰好的發動衝擊。

當屍坡攀上圍牆邊緣,吸引火力時,尖嘯者的攻擊陡然出現。

膽汁噴射者的突襲時機刁鑽得令人髮指。

幾隻變異體先是並未在屍潮前鋒中露面,而是隱藏在第三波衝擊的屍群深處。

當稜堡機槍組因更換槍管出現短暫火力真空時,它們如同收到精確指令般同時現身,兩道腐蝕酸液精準射向暴露的火力點。

討厭噪音干擾的舔食者居然與尖嘯者同屏進攻。

而最令周宏警惕的是屍潮衝擊的宛如潮汐般節奏。

下午的戰鬥並非持續的高壓,而是呈現出明顯的波次化。

一波高強度衝擊後,屍群會詭異地稀疏下來,如同海水短暫退潮,留下遍地殘骸和喘息之機。

但當稜堡守軍利用“退潮”期搶修工事、輪換人員時,緊接著便是下一波更猛烈、且針對性更強的衝擊。

這種“試探-調整-再進攻”的迴圈,像極了軍事上的火力偵察與彈性進攻戰術。

就在周宏結束分析準備查閱更多資料時,一條來自前線哨站的實時簡報引起了他的注意:

F區報告:20:30後,正面屍潮密度異常降低,目測減少約40%。

但熱源訊號‘節點-01’仍穩定在座標Echo-11附近,未見移動或減弱跡象。

屍群並未遠離,而是在防線外800米處重新聚集,部分個體呈現‘靜默蟄伏’狀態……如同等待下一次漲潮指令。

周宏的筆尖在“靜默蟄伏”四個字下劃出深刻的痕跡。

那個未知的“節點”,在透過這種“退潮”觀察稜堡的反應,測試防線的恢復速度,評估人類的疲憊程度。

它在學習,它在調整,它在為下一次更致命的“漲潮”積累資料和能量。

周宏合上筆記本,推了推鼻樑上的細框眼鏡,鏡片後的目光沉靜而銳利。

他需要跳出遊戲框架,從更廣闊的視角去理解這種異常。

他迅速利用自己的研究員身份和許可權,展開了多領域的求證。

首先被使用的是圖書館內網接入的學術資源庫,隨著他輸入關鍵詞:

“群體智慧(SwarmIntelligence)”

“分散式決策系統(DistributedDecision-MakingSystems)”

“生物叢集行為建模(BiologicalSwarmBehaviorModeling)”

“異常訊號同步(AnomalousSignalSynchronization)”後。

海量的文獻摘要和報告在螢幕上滾動。

他快速篩選,重點檢視涉及無中心化指揮下的複雜協同行為、基於環境訊號如資訊素、電磁場的群體響應。

以及那些關於高噪聲環境下異常訊號源的識別與定位的研究。

當他翻閱至一篇毫不起眼的關於“基於生物啟發的戰場叢集對抗模型”的保密級別(僅摘要可見)的研究引起了他的注意。

摘要中提到“層級化資訊素誘導的戰術欺騙”和“基於能量場耦合的叢集同步閾值”等概念,與他觀察到的現象隱隱呼應。

隨後他拿出一個經過物理加密的外形類似老式PDA的專用通訊器。

過多重跳轉連線,聯絡了幾位他信任的、且簽署了嚴格保密協議的跨領域專家。

首先被撥通的是電神經生物學領域的A教授。

當通訊撥通以後,周宏快速組織語言文字問道:

“教授您好,耽誤您寶貴時間。”

“假設存在一種能透過非聲、光、化學資訊素的未知生物訊號。進行超個體層面神經脈衝同步的‘控制器’,它能否驅使個體智力低下被控生物叢集執行復雜的戰術動作,如精準集火、規避陷阱、戰術欺騙呢?其訊號傳播和同步機制的原理是什麼?理論上限是什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