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辟大明,從南洋建國開始

第49章 不忘根本,反清復明

“哥,我們都是大明的子民,將來要打回去收復大明疆土嗎?”

今日,鄭敏難得有機會跟哥哥鄭明閒聊,突然問到這個問題。

“是啊,我們都是大明的子民,將來要回故土。現在我們還弱小,等我們強大起來,就有機會打回去,收復大明疆土了。”鄭明神情肯定,又自信的說著。

鄭明自己現在這個身份,目前朱氏是大明皇室血脈,父親鄭寬不願意投降偽清,帶人冒著生死下南洋來,就是想將來有一天還有反清復明的一天。

這樣的身份,加上鄭明本身對清庭在歷史上的情況不滿意,所以不介意為了現在父母的心願,將來跟著一起去反清復明。

當然,就鄭家現在的實力,想要反清復明,需要不少時間來積蓄力量,發展勢力。

同樣,也要等待合適的機會。

或許,鄭寬一輩子都無法完成反清復明的執念,但他會讓鄭明他們繼承遺志,堅持下去。

現在鄭家管理下的學塾,書院都會教學生們,他們這裡的所有人都是大明的子民,將來要打回去,收復大明疆土。

從小給未來接班人的孩子們灌輸這種思想,等他們長大後才會為這個目標去努力。

也是讓後代子孫們不忘本!

鄭家管理下的教育,分為萬明書院和各地學塾。

學塾的教材主要是語文(文學),數學(算術),以及基礎的歷史(主要是強調所有人是大明的子民,將來要打回去收復大明疆土,記住自己的根,不忘本)。

萬明書院,教材型別差不多,但語文,數學,歷史,都更深奧。除此之外,萬明書院特意開了外語,主要是教西方語言(英語,荷蘭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法語),蘇丹語,土著語等等,方便以後與各方接觸,交流。

至於什麼化學,地理,生物,物理,哲學,經濟學等等,鄭明雖然還記得不少,但以現在鄭家的根基,沒必要弄這些,缺乏基礎,很難推行。

等人口多了,讀書人多了,經濟,手工業,商業等發展起來後,有了基礎,再嘗試推行。

並不是好東西就一定適合現在的情況,需要因時而宜。

反清復明也是一樣。

目標一直存在,但要認清現實差距。

如今的清庭,康麻子當皇帝,正當盛年,同樣清庭進入了強盛時期,而鄭家才三萬多人,各方面與此時的清庭比,就是大象與螞蟻。

即使比海上力量,現在的鄭家也無法跟清庭硬碰硬。

好在,鄭家現在遠在南洋的婆羅洲,即使康麻子知道還有大明餘孽,鄭家的餘孽在海外,也不會貿然發兵來打。

說不定康麻子只會輕蔑一笑,覺得鄭家現在不過是流亡海外的一隻喪家之犬,不足為慮。

實際情況也差不多。

要不是鄭明穿越過來,有金手指,鄭家到了婆羅洲都要被這裡的熱帶病團滅,更別說反清復明了。

鄭明知道這個時期的清庭實力強,自己一方實力弱小無比,不會去硬碰硬。

他父親鄭寬心裡也清楚,明白現在鄭家需要長時間來發展,積累實力,最少要等掌控婆羅洲,擁有上百萬人口後,才可能發兵,嘗試打回去。

鄭明就更不著急了,慢慢發育,等待最佳的時機再打回去。

“我還沒有去過大陸呢,之前一直在臺島,不知道大陸是什麼樣子的。”

鄭敏抱著一個玻璃瓶,裡面是乾的香蕉片,“老師說大陸很大很大,一輩子都看不完,有許多山川,有許多城池,有許多的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